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文化

你還記得誰?十年前諾獎給了莫言,十年后又會是誰

北京時間10月6日晚上7點,2022年度諾貝爾文學獎就將公布獲獎名單。今年也是莫言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十周年,在過去十年間,誕生了哪些諾貝爾文學獎得主?他們憑借怎樣的原因獲獎?開獎…

2022-10-06

澎湃新聞

網(wǎng)絡文學與傳統(tǒng)文學有什么不一樣

網(wǎng)絡文學是虛擬世界向日常生活的延伸,萬眾生活以故事的形式在網(wǎng)絡空間凝結下來,成為網(wǎng)絡文學作品。光明圖片/視覺中國今天談網(wǎng)絡文學,似乎早就已經(jīng)超越了它究竟是不是文學的階段…

2022-10-05

網(wǎng)絡文藝這十年:滿懷熱情擁抱數(shù)字時代

十年間,現(xiàn)實性在網(wǎng)絡文藝作品中日益強化。圖為陜西安康“90后”返鄉(xiāng)創(chuàng)業(yè)的短視頻博主張萬露,在爺爺奶奶家的小院拍攝老兩口擇菜,用短視頻記錄“家的味道”。

2022-10-05

從“圍觀”到參與,彈幕:視頻時代的文藝評論新形式

你看視頻時會開彈幕嗎?看到屏幕上飄過拍案叫絕的彈幕時,你會手癢想要加入嗎?隨著越來越多視頻網(wǎng)站設置彈幕功能,看彈幕、發(fā)彈幕成為人們一種新的觀看習慣。

2022-10-05

小臣艅犀尊、月亮罐,看舊金山亞博館里的文物

從“可愛”的中國青銅重器小臣艅犀尊到日本江戶時代的“武士鎧甲”、伊朗薩曼王朝時期的“馬與獵豹紋飾瓷盤”,這個金秋十月,舊金山亞洲藝術博物館挑選了數(shù)十件館藏精品,帶領公眾…

2022-10-05

澎湃新聞

重陽節(jié)的九個小知識:為何又叫登高節(jié)?

重陽節(jié),是中國歷史悠久的傳統(tǒng)節(jié)日,時間在農(nóng)歷九月初九,一直以來備受重視。上海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助理研究員程鵬認為,登高賞秋與感恩敬老是當今重陽節(jié)日活動的兩大重要主題?!?/p>

2022-10-04

《散文中的北京》:它源源不斷地給予作家創(chuàng)作的能量

幾場秋雨后,北京已進入深秋。草木搖落,金風肅殺。郁達夫在《北平的四季》寫:“古人的‘悲哉秋之為氣’以及‘胡笳互動,牧馬悲鳴’的那一種哀感,在南方是不大感覺得到的,但在北…

2022-10-04

澎湃新聞

網(wǎng)絡文學影視改編:拓寬文學價值,激發(fā)創(chuàng)造活力

《長安十二時辰》《開端》《特戰(zhàn)榮耀》等一批由網(wǎng)絡小說改編的影視劇,近年來成為收視亮點。回望網(wǎng)絡文學20余年的發(fā)展,改編衍生帶來的輻射力和影響力不容小覷。

2022-10-04

平明談越南街舞:來自全球南方的視角

在國際人文社科研究里,舞蹈研究一直處于相對邊緣的地位。比如,在歐美大學里,幾乎每一所大學都有音樂系,但很少有大學有獨立的舞蹈系,舞蹈研究一般作為戲劇研究、表演研究的附屬…

2022-10-04

澎湃新聞

從“跨越兩國的審美”看中日漢唐文化交流

“跨越兩國的審美:日本與中國漢唐時期文化交流”近日在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展出。此次展覽是對日本歷史、中日交流史的一次整體回顧

2022-10-04

澎湃新聞

九月九,郊游宴飲以暢秋志

“看了十分秋月,重陽更插黃花?!鞭r(nóng)歷九月初九,二九相重,被稱為“重九”,因九為至陽之數(shù),故又稱“重陽”。

2022-10-04

澎湃新聞

陳懷宇:動物史研究的源流與旨趣

2022年9月25日,“浙江大學支遁人文講座”第18講暨“亞洲文明講壇系列”第17講在浙江大學紫金港校區(qū)與線上平臺同步舉行,主題為“動物史研究的源流與旨趣”。

2022-10-04

澎湃新聞

制造寵物:如何解決人對自己和動物關系的困擾

“籠子里關著一只知更鳥,會引起天上神靈的惱怒?!?/p>

2022-10-04

澎湃新聞

史學研究要窺斑見豹,而不是瞎子摸象

編者按:又是一年開學季。大一新生們在開啟大學生活的欣喜之余,對于所學專業(yè)或許還比較陌生。

2022-10-04

澎湃新聞

尋找人與自然的“共同性”

人類學和自然保護工作分別如何看待“共生”與“共存”的理念或方法?具體而多元化的在地經(jīng)驗與人的一般性的價值與感受有著何種聯(lián)系?

2022-10-04

澎湃新聞

熱門文章排行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