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文化

雷青天,除了“不孝子”還會劈誰?

光緒四年七月十三日的傍晚,無錫城中突然飄散起一股濃烈的硫磺氣味。在一處私塾里上學的學生們聞到了,都有些驚惶,其中一個姓計的跟其他人說:“我今日微覺寒噤,不知何故?”

2022-08-13

澎湃新聞

哆啦A夢的凝視:一張表情包的魔改狂潮與技術倫理

毫無征兆地,哆啦A夢一張表情包在全網(wǎng)火起來了。在這張原版表情包中,哆啦A夢身體微微前傾,雙手背在身后,眼神斜視著,大有一種班主任出現(xiàn)在后門,神秘兮兮盯著教室中發(fā)生的一切之…

2022-08-13

澎湃新聞

中元節(jié):一個源自古老時間知識體系的祭祀節(jié)日

七月半是與清明節(jié)、十月初一并稱的中國三大鬼節(jié)之一。它源自古老的太陰歷,形成于國家文明誕生初期,體現(xiàn)了中華先民敬祖法天的思想,后來又受到道教信仰與佛教信仰的影響而產(chǎn)生了復…

2022-08-12

澎湃新聞

爾時有佛:生與共生

佛教從印度傳入中國近兩千年,早已成為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有機組成部分?!斗ㄈA經(jīng)》“化城喻品”曰:“爾時有佛名大通智勝如來?!瓲枙r所化無量恒河沙等眾生?!?/p>

2022-08-12

澎湃新聞

文保技術如何讓古物新生?國博展“片羽重輝”

今年,中國國家博物館迎來建館110周年。澎湃新聞獲悉,“片羽重輝——國家博物館文保成果展”昨天在國博開幕。

2022-08-11

澎湃新聞

中國網(wǎng)絡文學藍皮書發(fā)布,新增現(xiàn)實題材作品超27萬部

中國作協(xié)網(wǎng)絡文學中心8月10日在河南鄭州發(fā)布《2021中國網(wǎng)絡文學藍皮書》(以下簡稱《藍皮書》),《藍皮書》從作家創(chuàng)作、組織建設、理論評論、行業(yè)發(fā)展、海外傳播五個方面全面回顧…

2022-08-11

“邪惡”悖論:多重宇宙理論對有神論的挑戰(zhàn)

多重宇宙對“全善全能的上帝”這一概念提出的挑戰(zhàn)往往集中在“微調”(fine-tuning,指最佳狀態(tài)出現(xiàn)的概率極小,只有通過反復微調才有可能出現(xiàn),譯者注)上。

2022-08-11

澎湃新聞

再遇《藝林》叢刊:關于謝玉岑文獻的補遺

近期,金石書畫期刊《藝林》被重新影印制版,編者傾力搜齊了時間跨度從1924年至1930年之間的全部38期刊物。本文補遺了《藝林》中有關謝玉岑的文獻資料

2022-08-10

澎湃新聞

漢代神獸:貓頭鷹是戰(zhàn)神還是惡鳥?

貓頭鷹學名為鸮鳥,頭骨寬大,面圓似貓,雙目圓大,嘴喙尖而鉤;身軀短胖,尾羽較短且微翹,腿足細小。

2022-08-09

澎湃新聞

清涼隨風起,搖曳亦風流,看古人如何以“扇”納涼

昨日立秋。夏秋之交,暑熱未去。在沒有空調的時節(jié),古人如何實現(xiàn)“清涼一夏”?以“扇”納涼,便是最簡約、便捷又雅致的選擇。

2022-08-08

澎湃新聞

立秋:暑熱難耐,氣象學意義上的秋天還未到來

8月7日是二十四節(jié)氣中的立秋。雖然節(jié)氣中名帶“秋”字,但今年的立秋卻并未帶來屬于秋日的涼意。在全國大部分地區(qū),高溫依舊炙烤著大地。在副熱帶高壓控制的長江流域、淮河流域和黃…

2022-08-07

澎湃新聞

《獨行月球》:或許更應該成為一部完全的科幻片

這個暑期,由開心麻花影業(yè)出品的《獨行月球》無疑是最受關注的電影之一。

2022-08-07

澎湃新聞

漢藏佛教視域中的觀音崇拜和修持

本文系作者2022年7月14日在四川大學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研究基地的線上講座,由清華大學中文系“水木學者”博士后侯浩然整理。

2022-08-07

澎湃新聞

蟲噬、酸化、已成“書磚”的古籍怎樣重現(xiàn)生機?

8月4日起,由國家圖書館(國家古籍保護中心、國家典籍博物館)主辦的“妙手傳天祿 丹心鑒古今——國家圖書館藏清宮‘天祿琳瑯’修復項目成果展”在國家典籍博物館開展。

2022-08-07

澎湃新聞

國家圖書館:館藏清宮“天祿琳瑯”修復項目成果展開展

歷時八年完成的國家圖書館藏清宮“天祿琳瑯”修復項目成果展,今天(8月4日)將在國家典籍博物館開展。

2022-08-04

熱門文章排行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