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文化

被“規(guī)范”的人生,能否通過消解性別來打破?

“性別界定”是人類社會身份認同的基本要素之一,從社會體系到社群關系,再到人際相處,性別都是一個人們早已習慣的界定標準。

2025-02-22

澎湃新聞

張愛玲的《雙聲》被刪掉了什么?

乙巳春節(jié)將近,我去向三不足齋主人的文孫徐千禾先生拜年。關于上海1940年代文壇的情況,我們頗有相同愛好。談到張愛玲、蘇青等共同感興趣的人物,徐先生隨手檢出藏書,令我大開眼界…

2025-02-17

澎湃新聞

極地史跨學科研究:必要性與可能性

2024年7月26日至10月8日,“中山大學極地”號破冰船完成了首次北冰洋科考之旅。這是我國第一次由高校負責具體組織實施的極地科考活動。

2025-02-17

澎湃新聞

都靈埃及博物館200年:最古老的埃及博物館是如何誕生的

2025年,意大利都靈埃及博物館(Museo Egizio)將迎來200周年慶典。作為世界上最古老的埃及博物館,博物館見證了埃及學的興起,也成為薩伏依王朝文化遺產的見證者。

2025-02-17

澎湃新聞

原創(chuàng)文學遇上DeepSeek,是敵是友?

乙巳新春,DeepSeek席卷全網。它會寫詩,寫小說,寫評論,還會在下一次寫作中“按需”進化。它會回答“中國當代作家TOP10是誰”,還會在下一次追問里升級思考。

2025-02-17

澎湃新聞

人工智能與文本末世;寫作定義人類

人工智能語言模型的快速發(fā)展將會如何影響我們的寫作?

2025-02-17

澎湃新聞

票房奇跡背后,“魔童”哪吒生命中的三重斷裂

今年春節(jié)檔,餃子(楊宇)導演的動畫電影《哪吒之魔童鬧?!罚ㄒ韵潞喎Q《魔童鬧?!罚┮粤窃畡菹碇袊娪笆袌觯刂?月13日晚,影片票房已突破百億,成為我國影史首部百億元票…

2025-02-17

澎湃新聞

浙江首座考古博物館將開:走進玉架山考古遺址

浙江第一座考古博物館臨平玉架山考古博物館預計于今年4月對公眾開放。隨著考古博物館的建成投用,這里將有臨平遺址群、茅山遺址、玉架山遺址三大主題展館的海量文物展陳。

2025-02-17

澎湃新聞

“禮樂”里的華夏文明:山西考古博物館開啟基本陳列

泱泱華夏,禮樂之邦?!岸Y”無形,卻有實;“樂”無言,卻有聲。一部中華文明史,亦是一部禮樂文化的發(fā)展史、演變史、傳承史。禮樂,不僅是中國古代社會的重要基石,更是中華民族精…

2025-02-14

澎湃新聞

關于錢鍾書《韓昌黎詩系年集釋》書評的補記

《韓昌黎詩系年集釋》,錢仲聯(lián)集釋,古典文學出版社,1957年11月出版錢仲聯(lián)先生的《韓昌黎詩系年集釋》于1957年11月由上海古籍出版社的前身古典文學出版社出版。

2025-02-14

澎湃新聞

如何在錯亂的時間中留住自己——阿爾茲海默癥的疾病隱喻

與蘇珊桑塔格在上世紀描述的全球性艾滋危機不同,如今除了全球流行的各類病毒尚且遺留全球化的最后余暉外,更廣泛的輿論空間內,疾病似乎成為閉門可談的私務

2025-02-14

澎湃新聞

古畫中的元宵:賞花燈、放煙花、觀歌舞百戲

元宵節(jié),又稱上元節(jié)、燈節(jié),是中國傳統(tǒng)年俗的重要節(jié)日之一,也是中國年的“壓軸戲”。俗語有云“正月十五鬧元宵”,怎么個“鬧”法兒?可以到中國描繪元宵主題的古畫中一探究竟

2025-02-13

澎湃新聞

鬧元宵:中華文化傳統(tǒng)的撒歡節(jié)

自然經濟和小農社會的悠久歷史,形成了中國厚重的節(jié)令習俗,每年農歷正月十五的元宵節(jié)是最重要的節(jié)俗,其寓意影響不在春節(jié)下,是穿插中國春節(jié)年俗中的最重要節(jié)令。

2025-02-13

澎湃新聞

漢代神獸:漢代文物中的神蛇圖像

嘉茲靈蛇,上騰云霄。蛇乃神獸的觀念可追溯至先秦時期,比如十二生肖的文化意識出現(xiàn)在先秦時期,其中蛇的位置屬于巳。

2025-02-13

澎湃新聞

從餐盤到山野:近代全球流動中的豬

2024年年末的霹靂州珠寶,我約了張先生——一位種植園園主在茶室吃飯。席間,他不無懊惱地向我抱怨最近新開辟的“芭場”(種植園)遭到了野豬的騷擾。

2025-02-13

澎湃新聞

熱門文章排行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