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上世紀80年代至今,信息技術的發(fā)展不斷加速,今日升級的產品或許轉眼便是“電子垃圾”,昨天的網頁可能即刻變成無法訪問的“記憶黑洞”。
2021-11-19
澎湃新聞幾年前,一部紀錄片《我在故宮修文物》讓文物修復師這個職業(yè)第一次真實地呈現(xiàn)在大家面前。在上海圖書館,也有這樣一群日復一日專心修復古籍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
2021-11-19
澎湃新聞《古代文學前沿與評論》,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編,劉躍進主編,吳光興執(zhí)行主編,2021年8月第六輯刊有朱曦林《錢鍾書先生書札輯考》——自拍賣行網站輯得錢書二十通。
2021-11-19
澎湃新聞11月13日,《子藏》第六批成果發(fā)布會暨“子藏學”學術研討會在上海舉行,正式發(fā)布《子藏儒家部》之《論語卷》《孟子卷》,這標志著《子藏》這一工程浩大的古籍整理項目又向前推進了…
2021-11-18
澎湃新聞在2021年,《沙丘》絕對是在全世界范圍內最受關注的電影之一,其原著同時獲得星云獎和雨果獎,對許多科幻作品都產生了影響,但這部科幻史詩被搬上銀幕的過程卻是困難重重。
2021-11-18
澎湃新聞根據韓國出生的瑞士籍德國哲學家韓炳哲(Byung-Chul Han) 的說法,我們這個由原子和分子,由可觸碰可聞到的“物”(things)組成的物質世界
2021-11-17
澎湃新聞了解心理學領域的讀者對河合隼雄這個名字可能不會陌生。出生于1928年的他是戰(zhàn)后日本著名的心理學家,也是日本第一位榮格心理分析師。
2021-11-16
澎湃新聞在過去30年左右的時間里,《牛津英語詞典》的編輯們研究并記錄了許多與氣候變化相關的知名術語,例如“全球變暖”(global warming)、“微塑料”(microplastic)、“排放”
2021-11-16
澎湃新聞11月14日,為紀念魯迅先生誕辰140周年、逝世85周年,進一步整理總結百余年來魯迅及魯迅研究的豐厚精神遺澤,在新的歷史時期重新認識魯迅的跨時代價值
2021-11-16
澎湃新聞據埃及媒體11月15日報道,目前尚未正式開放的大埃及博物館當天收到了68件文物,其中包括52件大型文物和16件圖坦卡蒙法老墓中的陪葬品。
2021-11-16
澎湃新聞二十年前,世貿大廈的轟然倒塌對于蘇聯(lián)解體后西方中心的現(xiàn)代性進程無疑是沉重一擊,對于全球思想界而言也是一場巨大的震動。
2021-11-15
澎湃新聞2021年11月9日,果麥文化聯(lián)合“馮唐講書”,邀約作家馮唐和譯者李繼宏,在線上為讀者帶來一場主題為“這些作家用文字打敗時間”的對談直播。
2021-11-15
澎湃新聞諾貝爾官網上的拉斯洛卡撒茲納霍凱畫像和獲獎理由瑞典斯德哥爾摩當?shù)貢r間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