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文化

喬瑜讀《叢林》:叢林中誕生的國家

《叢林:澳大利亞內(nèi)陸文明之旅》,[澳]唐沃森著,李景艷譯,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2020年7月出版,395頁,49.00元

2021-02-23

澎湃新聞

從《兆域圖》、《矩形方鏡》初探青銅器矩形銅板器形

中國古代夏、商、周、春秋戰(zhàn)國至秦漢,各類青銅器均以立體器物的形式出現(xiàn)。但從戰(zhàn)國開始,中國古代青銅器(鑄造)出現(xiàn)了新的器形——“大型矩形青銅銅版(板)”。

2021-02-23

澎湃新聞

度盡劫波:杭侃談天龍山石窟的歷史與藝術

天龍山石窟流失佛首近日亮相北京魯迅博物館。石窟佛首原系山西太原天龍山石窟第8窟隋代雕刻的一軀佛造像。

2021-02-22

澎湃新聞

哈佛大學藏中國貴州苗族稿本源流考

筆者數(shù)年前發(fā)現(xiàn)美國哈佛燕京圖書館藏有《龍里定水垻海(左“貝”右“巴”)苗調查報告》稿本一冊,27厘米,單頁10行,紅格稿紙,毛筆端正小楷

2021-02-22

澎湃新聞

翩若驚鴻,古典詩詞中的三國風云與時代滄桑

“三國志”文化展展期內(nèi),吳中博物館特別策劃“夜讀三國”悅讀沙龍系列活動,邀請來自不同領域的嘉賓解讀三國。

2021-02-22

澎湃新聞

如何在21世紀扮演維京海盜?當代新歷史主義和“陰謀論”

《刺客信條:英靈殿》作為一款萬眾矚目的3A單機大作,從2020年夏季公布預告片伊始,就陷入了一場如何看待過往歷史的糾紛中。

2021-02-20

澎湃新聞

四川安岳拈花大佛群笑容背后的禪意玄機

四川安岳南部一座人跡罕至的山巔小廟深藏著一座高近6米的巍峨大佛,這就是一直出現(xiàn)在各石窟研究者論文中卻都語焉不詳?shù)哪亲鹕衩啬榛ㄎ⑿Ψ?,也是安岳縣發(fā)現(xiàn)的第四尊拈花大佛。

2021-02-20

澎湃新聞

回歸佛首與湮滅在歷史塵埃中的天龍山石窟

今年央視春節(jié)晚會中,一件來流失海外近百年的山西天龍山石窟的佛首亮相

2021-02-19

澎湃新聞

講座-方欽:經(jīng)濟學能夠讓我們生活得更幸福嗎?

1月26日,經(jīng)濟史學者、復旦大學經(jīng)濟學院講師方欽在成都尋麓書館傳燈人系列講座中為讀者們分享了“重回經(jīng)濟學正統(tǒng)”這個話題

2021-02-19

澎湃新聞

“云上書榜”發(fā)布年度榜,《繁花》是世紀朵云年度最暢銷圖書

想買書照著這份榜單買不會錯。2月18日,由世紀朵云推出的“世紀朵云云上書榜”發(fā)布了2020年度榜單,為讀者回溯了2020年度出版的好書。

2021-02-18

澎湃新聞

正月初七是“人日”:墨跡數(shù)行,人得春來喜氣迎

“今年人日與春并,人得春來喜氣迎?!边@是元代趙孟頫與“人日”相關的詩句。正月初七是“人日”,很多人可能不知道了,或者是忘了。但是,從古今墨跡中仍可以見到這兩個字。

2021-02-18

澎湃新聞

牛紋牛聞:古代牛形青銅器里的牛方鼎、犧觥

2021年是辛丑牛年。牛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象征勤奮堅韌、溫和忠厚。牛還是財富的象征,祭祀的供品、氏族的圖騰……從中國墓葬出土的青銅器可知,牛的紋飾或造型很早就出現(xiàn)在中國先秦時…

2021-02-17

澎湃新聞

觀展有“錢”:國博呈現(xiàn)“開元通寶”等歷代錢幣珍品

正月初五按民俗是財神日,“中國古代錢幣”專題展這些天正在國家博物館展出,展覽從國家博物館二十余萬枚館藏錢幣中精選出一千八百余件珍品,輔以其他類別文物二百余件,分“序廳”…

2021-02-16

澎湃新聞

年畫里的“百花生日是今朝”與十二月花神

清代袁枚的《二月十二花朝》曾記有“除卻女兒誰記得,百花生日是今朝”。

2021-02-16

澎湃新聞

曼殊舊版《拜輪詩選》和《絳紗記焚劍記合本》

曼殊的著作,據(jù)柳亞子父子的研究,很多都散佚了。原有《梵文典》八卷,章太炎劉師培的序和曼殊自序曾刊載1907年《天義雜志》第六卷,書卻未出版;同年曼殊的女弟子何震(劉師培夫人…

2021-02-15

澎湃新聞

熱門文章排行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