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銀芳華——從外銷銀器看晚清民初社會和商貿變遷”近日在地處寧波的中國港口博物館開幕。展覽以中國港口博物館館藏的300余件/套銀器精品為主,如清中期的花鳥龍紋銀壺三件套、清…
2020-12-16
澎湃新聞故宮博物院藏有豐富的法器類文物,尤以藏傳佛教法器居多,這些文物對于認識和了解清宮廷的物質文化、皇室的宗教信仰有著重要的意義。
2020-12-16
澎湃新聞《水滸傳》《三國演義》等古典小說無一不卷入了對古代戰(zhàn)爭夸張與神話化的描寫,若祛除這些夸張、神話,中國古代戰(zhàn)爭究竟會是怎樣的呢?決定戰(zhàn)爭勝負的多重因素與細節(jié)——兵種、裝備…
2020-12-15
澎湃新聞手持1060和3090門票的玩家看到的夜之城大不一樣,好在都來到了這個地方。他們會和基努李維斯一起冒險,作為一個失意的底層民眾,像丁力闖蕩上海灘那樣,去搏一個金包銀的未來。《賽…
2020-12-15
澎湃新聞按照《保護文學和藝術作品伯爾尼公約》的規(guī)定,作品的發(fā)表權與著作權的保護期為作者終生及其死后五十年,截止于作者逝世后的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鑒于1990年《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
2020-12-15
澎湃新聞2020年12月14日,“遠行與歸來”蔡國強藝術展在故宮博物院開幕。展出蔡國強藝術作品180件,以對話東西方文明的創(chuàng)作形式,呈現藝術家近年“一個人的西方藝術史之旅”項目的精選作品…
2020-12-15
澎湃新聞“逆行者”“后浪”“帶貨”“雙循環(huán)”“爺青回”“奧利給”……即將過去的2020年,哪些流行語你常掛在嘴邊?往年的流行語你還記得多少?近日,多家機構陸續(xù)公布2020年度十大流行語…
2020-12-14
游戲和藝術,虛擬和真實,這些并非不可融合。日前,展覽“游戲的人”在上海明當代美術館開幕,從70余年的電子游戲發(fā)展史開始,展覽揭開了與文化乃至文明交織的游戲的故事。從上世紀…
2020-12-14
澎湃新聞2020布克獎得主、蘇格蘭文學新人道格拉斯斯圖亞特(Douglas Stuart)的小說處女作《舒吉貝恩》(SHUGGIE BAIN)寫的是1980年代蘇格蘭格拉斯哥的一個窮苦家庭,染上酒癮的單親母親與…
2020-12-13
澎湃新聞臨近元旦,各地的新展特展紛至沓來:在上海,上海董其昌書畫藝術博物館下周聯(lián)合上博,將推出“云間三友,逸筆丹青:董其昌、陳繼儒、莫是龍書畫藝術特展”、上海市群眾藝術館與中國…
2020-12-13
澎湃新聞12月12日起,“齊家——明清以來人物畫中的家族生活與信仰”專題展在上海龍美術館(西岸館)跨年展出。不同于美術史延伸出的繪畫展,此次展覽聚焦明清寫實類人物畫,試圖從明清以來…
2020-12-13
澎湃新聞拾級而上,踏入桃花塢木版畫所描繪的繁華姑蘇故事,江南賀歲的爆竹聲仿佛在耳畔響起;還未看見市集,便隱約聽聞茶坊酒店、勾肆飲食的“叫賣聲”,主顧相交,分外親切。流連許久,直…
2020-12-13
澎湃新聞晉宏逵,1948年生,1977年考入北京大學歷史系考古專業(yè),1982年畢業(yè)進入北京市文物局所屬文物工作隊,歷任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副所長、北京市古代建筑研究所副所長、國家文物局文物保護…
2020-12-12
“一代儒宗——錢大昕紀念展”(2020年11月28日-2021年2月28日)正在上海嘉定博物館展出。該展除了是關于清代學者錢大昕的學術展,同時也是一個不可多得的書法展,展出錢大昕及其…
2020-12-12
澎湃新聞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洞天福地”常被用來形容風景秀麗、適宜人居的自然環(huán)境。具體而言,傳說中的“洞天”往往得以通過天然的巖洞而進入,是生命度化的仙境;而“福地”則往往位于山…
2020-12-11
澎湃新聞昆侖石刻的根本的破綻在于,其章法沒有縱橫界格,其書風不能與其使用場合應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