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自清故居主任韓豐現(xiàn)場對朱自清故居進行了導覽7月12日,由人民文學出版社主辦的“回到文學現(xiàn)場,云游大家故居”系列活動的第十站去往揚州的朱自清故居。直播中,朱自清故居主任韓…
2020-07-14
2020年已過半,從年初的新冠肺炎疫情到最近的汛情,自然環(huán)境無不在警醒世人,應認真思考人與自然之間的關系。江西師范大學歷史文化與旅游學院邀請清華大學梅雪芹教授、中國社會科學…
2020-07-13
小說已“死”過多次,這次“殺死”它的是女性?一位匿名的評論家在英國最新一期的《評論家》(The Critic)雜志上發(fā)表文章稱英文小說正在衰落。這位作者給出了三個原因:首先是作家…
2020-07-13
暑假來臨,家長帶著孩童參觀博物館本是一件好事。但如何文明參觀,保障展品不被損壞,也成了值得關注的話題。7月10日,上海玻璃博物館發(fā)文表示,其永久館藏、由Arribas藝術家兄弟制…
2020-07-13
在今年的“抗疫”時期,“上海書展閱讀的力量”2020特別網聚活動讓市民讀者與書、與實體書店相聚云端。隨著全國疫情形勢向好,包括實體書店在內的文化場所有序開放,市民日常文化生…
2020-07-13
入梅以來,江南多地狂風急至,驟雨傾來。2020年7月7日上午,歷盡滄桑的屯溪鎮(zhèn)海橋,在濁浪悲嘶中被徹底沖塌。消息傳來,曷勝驚駭!回顧這老大橋的前世今生,不禁扼腕嘆息——2019年…
2020-07-12
今年是上海文化老字號朵云軒誕生120周年。“澎湃新聞藝術評論”(www/thepaper.cn)近日陸續(xù)采訪了曾在朵云軒工作的前輩們,打撈那些朵云軒久遠的往事。明代吳發(fā)祥刻印《蘿軒變古箋譜…
2020-07-12
小暑剛過,三伏將至。一系列藝術展覽將成為人們的消暑“利器”。在國內,各地的博物館與美術館已經悉數(shù)開放。卡茨個展、庚子藝事展與芬蘭藝術家組合展等呈現(xiàn)疫情后的藝術策展與創(chuàng)作…
2020-07-12
在閉館期間,紐約大都會博物館依舊在通過線上講述著博物館故事。作為慶祝大都會博物館150周年的一部分,“From the Vaults”是一個影像資料的放映活動。從1月24日起,博物館便從每…
2020-07-12
近日,“云岡學”建設座談會在山西太原召開,會議采用視頻會議與現(xiàn)場座談相結合的方式進行。山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員張慶捷,清華大學建筑學院副院長、教授呂舟,北京大學歷史系教授…
2020-07-12
進入正題之前,首先容我講述一段陳年往事。大約三十年前,我還是一所師范大學的學生。有一次翻譯課,老師發(fā)現(xiàn)大家對他講的內容興趣不大,無奈而有些感慨地說:如果你們覺得我的課沒…
2020-07-10
不知從什么時候開始,我們忽然進入了一個PPT時代,不管是學校的師生,還是公司的白領,乃至政府機構的公職人員,在學習中和工作中都已經離不開PPT,而制作和演示PPT,也成了大家的…
2020-07-10
開卷數(shù)據(jù)顯示,2019年少兒圖書碼洋達到了269億,在所有品類書中穩(wěn)居第一。市場繁榮的背后,兒童文學的內容和品質往往牽動著家長們的心。最近幾篇刷屏的兒童文學中涉及情欲和暴力描…
2020-07-10
在家貓沒有占領中華大地之前的先秦兩漢時期,國人是否曾有過馴養(yǎng)“貓”的嘗試呢?古人又因為什么開始馴化野貓呢?本文以作者熟悉的《莊子》等文獻為中心,對這個問題進行了一番梳理…
2020-07-09
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有關全球變暖的爭論愈演愈烈,至今已經成為一個重要的政治與生態(tài)話題。“復旦通識”組織“全球變暖”系列,邀請不同高校相關學科的教師撰文,從各自的專業(yè)領域…
2020-07-09
八月的頤和園,不僅有無邊的荷塘景色,更有一場講述國寶守護的文物大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