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文化

理查德·埃文斯談英德史學的傳統(tǒng)與現(xiàn)狀

理查德埃文斯(澎湃新聞 蔣立冬 繪)理查德埃文斯爵士(Richard Evans)為英國歷史學家,英國學術(shù)院院士(FBA)、皇家文學學會成員、皇家歷史學會成員、威爾士學會成員。他曾任劍橋…

2019-10-28

正倉院展講述的“琵琶行”:東渡日本的唐代五弦琵琶

今秋日本的國立博物館“連放大招”,拿出了不少本來收藏于正倉院的珍品。在東京國立博物館“正倉院的世界”特別展(2019年10月14日至11月24日)中,一件唐代的五弦琵琶最為引人注目…

2019-10-28

寫在甲骨上的中國自信:三大看點領略國博甲骨文文化展

商晚期,王室為了占卜和記事把文字契刻在龜甲或獸骨上,成就了穿越3000多年而不朽的甲骨文。

2019-10-28

勸君多讀《嚼蛆詩》,人前人后少嚼蛆

韓國女星崔雪莉自殺的消息一出,點爆了很多社交平臺,人們在為這個年僅25歲的女孩過早凋謝了生命而惋惜不已的同時,也對那些躲在電腦屏幕后面對她口誅筆伐、惡毒謾罵的鍵盤垃圾們怒…

2019-10-20

批判理論的“前世今生”:審美、社會與批判理論的旅行

批判理論產(chǎn)生于20世紀20年代法蘭克福學派的研究過程中,以霍克海默、阿多諾和馬爾庫塞等人為代表,他們從馬克思主義理論出發(fā)進行了宏觀而又廣泛的批評性研究。如今,隨著科學技術(shù)的…

2019-10-20

單霽翔:文化遺產(chǎn)必須“活”在當下

一位小觀眾對國家博物館“古蜀華章展”中的青銅頭像產(chǎn)生了興趣。李韻 攝哲蚌寺僧人在與專家一起商討寺內(nèi)壁畫的修復方案。李韻 攝今年春節(jié)期間立在紫禁城乾清宮前的萬壽燈。作為故宮…

2019-10-20

馬悅?cè)粚χ袊膶W走向世界產(chǎn)生了很深影響

馬悅?cè)?視覺中國 資料圖著名漢學家、瑞典學院院士馬悅?cè)挥诋數(shù)貢r間10月17日去世,享年95歲。復旦大學圖書館館長、上海市作家協(xié)會副主席陳思和對馬悅?cè)簧顟迅星?,他說馬悅?cè)皇且晃粺帷?/p>

2019-10-20

《超級馬里奧:奧德賽》中的媒介哲學

【編者按】電子游戲從來不只是有關(guān)于消遣。嘗試對它加以觀察,人們可以投以不同的視角:有一個關(guān)于文化的視角,和一個關(guān)于技術(shù)的視角;可能還有一個關(guān)于玩游戲的人的視角,和一個關(guān)…

2019-10-20

北大教授楊立華:孔子的重要性怎么強調(diào)都不過

【編者按】近日,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楊立華做客陸家嘴讀書會和北大博雅講壇,圍繞語錄體的《論語》中所蘊含的孔子的哲學體系,為我們揭示了孔子哲學思想體系中最核心的部分——由“…

2019-10-13

為什么這是“史上最強正倉院展”:東京奈良同展日本國寶傳承

為了紀念日本新天皇即位,10月14日起,東京國立博物館將舉辦“正倉院的世界——皇室守護傳承之美”,展覽以奈良東大寺內(nèi)的正倉院寶物為中心,聚焦飛鳥、奈良時代的造型文化。并罕見…

2019-10-13

查曙明:海子詩歌手稿亟需新技術(shù)手段保護

今年是詩人海子逝世30周年,海子的弟弟查曙明在3月份時撰寫長文《回憶我的哥哥海子》,講述海子的成長經(jīng)歷及其逝世前后的情況,引起廣泛關(guān)注。近日,在第三屆國際詩酒文化大會瀘州…

2019-10-13

在遼博和正倉院文物大展中“看見大唐”

秋高氣爽,銀杏泛黃,在北京此前引起較大反響的“周秦漢唐文化與藝術(shù)特展”、“中國古代花木題材文物特展”“大衛(wèi)霍克尼”等的觀展熱潮依舊延續(xù),中央美院美術(shù)館即將帶來的安尼施卡…

2019-10-13

作家小白:以虛構(gòu)故事介入現(xiàn)實生活,言語能讓事情成真

“用故事救人,用故事殺人”是第七屆魯迅文學獎得獎中篇《封鎖》的書封語。在《封鎖》里,作家小白講述了一個小說家如何利用“講故事”從日軍的恐怖封鎖中逃脫,從而完成自救的故事…

2019-10-13

期待《萬國志》調(diào)整后,達到與野心匹配的水準

下半年的國漫市場逆勢上揚。先是藝畫開天6集210分鐘的《靈籠》占領當季霸權(quán)(番劇術(shù)語,指播放量質(zhì)量都很高的番?。?,隨后騰訊的《魔道祖師》第二季和《西行紀》緊跟腳步。同時《哪…

2019-10-13

歐美作家批評漢德克獲諾獎,漢德克則認為這是個勇敢的決定

當?shù)貢r間2019年10月10日,法國巴黎,2019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彼得漢德克(Peter Handke)。 視覺中國 圖奧地利劇作家彼得漢德克獲2019年度諾貝爾文學獎所引發(fā)的爭議正在持續(xù)發(fā)酵中

2019-10-13

熱門文章排行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