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文化

當下的大學生篆刻,到底缺失了什么

高校篆刻教育在當下有什么經驗,又有哪些值得反思之處?日前在上海舉辦的“全國高校篆刻教學研討會”上,有學者直言不諱地指出,目前不少大學生篆刻存在文字學素養(yǎng)等方面的缺失。由…

2019-01-07

澎湃新聞

敦煌藝術中的小寒:圍爐對弈,人生如棋

小寒,為農歷二十四節(jié)氣中的第23個節(jié)氣,也是冬季的第五個節(jié)氣。小寒標志著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到來了。雖然天氣是非常的寒冷,但是天地間陽氣漸漸在上升了。小寒有三候:一候雁北鄉(xiāng)…

2019-01-07

科學的語言問題:語言的局限性與描述的清晰度

弗朗西斯培根在《新器官》(Novum Organum)扉頁插畫人類從未停止過對自然的探索和改變。古希臘人仰望著未知的星空,憑借著肉眼觀察,數(shù)學計算,以及理性的思考嘗試著去建立科學理…

2019-01-02

澎湃新聞

“小鎮(zhèn)青年”文化偶像流變:從孔子到曾國藩到馬云

“小鎮(zhèn)青年”與文化偶像2018年伊始,羅振宇在他的跨年演講中,特別提到了兩個不容忽略的群體:一個是從時間上劃分的00后,他們這一代從2018年開始,已經步入成人世界;一個是從空間…

2019-01-02

澎湃新聞

人民日報聚焦我們的文化時間:見證時代進步的力量

核心閱讀聽一聽手機音頻課程,在博物館觸摸活生生的歷史,電影院里小鎮(zhèn)青年的身影越來越多,24小時書店的燈光依然吸引著年輕人……歲末年初,我們關注多種多樣的文化時間,這些文化…

2019-01-02

西漢中山靖王劉勝的“盛世往事”:國博展?jié)M城漢墓考古50年

2018年是河北滿城漢墓考古發(fā)掘50周年。12月28日,由中國國家博物館、河北博物院聯(lián)合主辦的紀念特展“漢世雄風”在中國國家博物館揭幕,151套724件文物中,一級文物比例高達五分之二…

2019-01-02

澎湃新聞

看一百多學子現(xiàn)場治印的壯觀:首次全國大學生篆刻大展啟幕

2019年新年伊始,寒風蕭瑟中,上海圖書館展廳內卻人潮涌動,暖意融融。"全國大學生篆刻大展"于元旦下午在上海圖書館拉開帷幕。展覽策展人、華東師范大學美術學院中國畫和…

2019-01-02

澎湃新聞

多抓魚發(fā)布年度作家榜 :滯銷榜上的暢銷書作家們

歲末年初之際,二手書平臺多抓魚根據作品的需求熱度排名,推出了二手書年度榜單。在這份榜單中,多抓魚總結出了一些有趣的特點:1、中美貿易摩擦開始后,川普(特朗普)的書賣得非…

2019-01-02

從搜訪青銅、寫題簽與古籍整理看潘祖蔭與吳大澂的交游

“攀古奕世:清代蘇州潘氏的收藏”正在蘇州博物館開幕,展覽通過梳理、再現(xiàn)潘氏“滂喜齋”、“攀古樓”、“寶山樓”的收藏,為觀眾展示了除向國家捐獻大克鼎、大盂鼎之外、一個全面…

2019-01-02

快來看中國動漫的“40年40人”,有沒有你的青春記憶?

40年波瀾壯闊的改革開放史,中國動漫從星星之火至燎原之勢,無數(shù)優(yōu)秀的中國動漫人如雨后春筍般涌現(xiàn),帶領中國原創(chuàng)動漫走進世界動漫之林。日前,中國國際漫畫節(jié)組委會、中國動漫金龍…

2019-01-02

何懷碩:關于中國文化的今日與明日

2018年歲末,“澎湃新聞藝術評論”(www.thepaper.cn)顧問、臺灣地區(qū)知名藝術評論家何懷碩先生結合對這一年全球現(xiàn)象的總結思考,撰寫了兩篇對中國文化思考的隨感?!芭炫刃侣劇睂㈥憽?/p>

2019-01-02

楊曉能談歐美藏中國文物往事及流散文物追索

上海交通大學人文藝術研究院和中國華夏文化遺產基金會前不久聯(lián)合主辦了“2018’全球視野的文化遺產’國際論壇”。作為論壇的召集人,長年在美國從事東方文物研究的上海交通大學特聘…

2018-12-25

澎湃新聞

人類在21世紀能否走向和解?

12月18日上午,中國藝術研究院以“人類在21世紀能否走向和解”為題舉辦了講座,講座由中華文化促進會主席王石主講,學者劉夢溪、任劍濤、梁治平同臺對話,從現(xiàn)實和歷史的維度縱論文…

2018-12-24

澎湃新聞

中國文化產業(yè)保持較快增長,好作品這樣贏得市場

數(shù)據來源:《2018中國網絡視聽發(fā)展研究報告》 制圖:沈亦伶據國家統(tǒng)計局調查,2018年前三季度,全國規(guī)模以上文化及相關產業(yè)6萬家企業(yè)實現(xiàn)營業(yè)收入63591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9.3%?!?/p>

2018-12-24

三十年前贈金往事;二十年后攔路“復仇”

金庸李澤厚三十年前贈金往事金庸去世引來悼文無數(shù)。這些年,我們挨個告別陳映真、余光中、李敖等文化巨匠,與這些名人去世后毀譽擾攘、難以蓋棺的洶洶輿論不同,對金大俠的悼念幾乎…

2018-12-24

澎湃新聞

熱門文章排行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