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紀末,法國漢學家首次提出:“絲路有海陸兩道”,“海上絲綢之路”進入國際學者的視野,在20世紀晚期,“海上絲綢之路”的研究再次被熱議,并成為顯學。
2024-08-27
澎湃新聞今年上海書展期間,中國先鋒派作家、魯迅文學獎得主呂新攜暌違八年的長篇新作《深山》做客思南文學之家,與評論家黃德海、木葉,作家走走,圍繞深山的故事與“精神生活的可能”展開…
2024-08-26
澎湃新聞今年上海書展期間,浙江作家、茅盾文學獎得主王旭烽攜“西湖十景”系列作品來到上海,從書寫的跨界、小說中的江南韻味與地域書寫等角度,與讀者們分享“西湖十景”系列小說內(nèi)外的故…
2024-08-25
澎湃新聞如今,在進行大手術或剖腹產(chǎn)時要進行麻醉,似乎已經(jīng)是司空見慣的例行公事。但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泰然自若地面對“麻醉”。
2024-08-24
澎湃新聞近日,文化學者、河南大學文學院教授王立群與媒體人、自媒體博主“好人大哥”王陽以“中國人的脊梁”為主題進行了對話,并于活動中發(fā)布了王立群最新版本的作品《中國脊梁》。
2024-08-13
澎湃新聞8月10日下午,上海三聯(lián)書店推出的學術作品《文學三篇:一個政治哲學視角》新書分享會在上圖東館樂享廳舉行。
2024-08-12
澎湃新聞隔高加索山脈而望的歐洲大陸,自古以來,地形破碎,海陸犬牙交錯。多樣的地貌造就了多元的民族。在歐洲的眾多種族和文化中,東斯拉夫人是具有獨特歷史、語言和傳統(tǒng)的民族集團之一?!?/p>
2024-08-12
澎湃新聞軍旅文學是中國當代文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作家徐貴祥、柳建偉、周大新、王樹增等軍旅作家先后以兼具真實力量和思考深度的作品斬獲茅盾文學獎、魯迅文學獎等等。
2024-08-11
澎湃新聞中國的王朝史里,夾雜著一部浩瀚的宮殿史。只不過宮殿一如王朝,都有著各自的命數(shù)和劫數(shù)。留到今天,完整如初的,只有這一座明清紫禁城。
2024-08-07
澎湃新聞旅日作家,神戶國際大學教授毛丹青于2024年7月29日率研究班中國留學生一行14名前往內(nèi)田樹教授的習武道場,就日本文化的諸多問題進行了探討。
2024-08-07
澎湃新聞五百年前,沒有發(fā)達的互聯(lián)網(wǎng)和便捷的交通,晉商、徽商、粵商、閩商等商幫卻能將生意做得風生水起,他們的成功秘訣是什么?
2024-08-06
澎湃新聞“品讀茶禪一味——談日本茶道源流”新書分享會日前在北京三聯(lián)韜奮書店美術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