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種意義上講,笛卡爾和帕斯卡爾的生活處于兩個極端。一個從小特立獨行,另一個自幼得到家庭成員的溺愛;一個周游列國,另一個似乎從未離開過法國。
2017-09-22
經濟觀察報書評如一位作家所說,寫作改變人,會將一個剛強的人變得眼淚汪汪,會將一個果斷的人變得猶豫不決,會將一個勇敢的人變得膽小怕事,最后就是將一個活生生的人變成了一個作家。這便是作家…
2017-09-21
光明日報如一位作家所說,寫作改變人,會將一個剛強的人變得眼淚汪汪,會將一個果斷的人變得猶豫不決,會將一個勇敢的人變得膽小怕事,最后就是將一個活生生的人變成了一個作家。這便是作家…
2017-09-20
光明日報當有朝一日,文明完全滅絕,人類不復存在,我們仍足以為傲的大概就是:劉慈欣強調的“人之所以為人”在于人具有獨特的想象力,這個想象力的結晶可以呈現在文學層面上。
2017-09-20
中國作家網伯格曼的電影一直在不斷地追問命運背后的那些難以擺脫而又令人沮喪的絕望,在拍攝現場,這具化為幾個女人受到伯格曼傷害后的悲傷。
2017-09-19
新京報書評周刊詩人中可能有天才,而說到小說家,我覺得像托爾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這樣的人,每個人的生活其實都很坎坷,然后又因為各種機緣成為了小說家,所以小說家都是幸運兒。
2017-09-18
文化有腔調一個好作家,總是相對狹窄,甚至反復重復地寫一樣的題材、一樣的故事。一個人只能對特定的事物發(fā)言,要考慮寫作的有效性,不要貪多貪全。現在早已不是大百科全書時代。
2017-09-18
上海文學當地時間4月13日,秘魯作家、2010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馬里奧巴爾加斯略薩(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