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謝靈頓在《人和自然》中總結道:"物質和能量在由微粒組成,生命也是一樣,但意識卻不同。"因此,我定義了微粒細胞,這是向科學前沿的邁進。
這種混血裝置,會引起責罵和噓聲,但這不影響我對科學的誠實,科學家都是在翻來覆去的折磨中習慣了改錯的環(huán)境,令人驚奇的是攻擊的越厲害,越感到科學家囈話連篇,變本加厲,成癮成潮流。世界科學發(fā)展史告訴我們,這才是最理想的科學環(huán)境,被科學征服的人才知道科學的神圣。
任何一個科學上的重大發(fā)現,開始都會受到直接的對抗,對抗是簡單的、無知的、兇殘的。他想到的都歸于將來,親身感覺到的行為才是現在,這種時空差距中的短暫斷言明顯違反了深奧的自然科學的最終結果。不應該荒唐地對科學家不敢涉足的博弈理論胡亂指責,善于對抗的對抗裝置,是在與它有聯系時臨時出現的,這里面顯然是一種個人情感的維持自我生命的存在。直覺認識普通生物行為,這是陳詞宣泄,也是卑微人的習慣。
科學向微觀縱深處的邊界上探索的目的,是為了解決問題,找到一條線索,幫助參與博弈的人搞清楚為什么會輸,科學也可以幫助人們掃除迷信,把偉大的期望值變成可能。
200、博弈看似非常簡單,操作起來真是太復雜,發(fā)明家的任務是將博弈內部復雜問題簡單化。世界上動植物不經過復雜廣泛的實驗,簡單地拿來食用,會出現復雜的后果,博弈就是沒有完全證明的行當。到目前為止人們會得出一個這樣的模棱兩可的結論:賭場是合理合法的,歡迎人們去娛樂。那里也決不是公開的打劫和掠奪場,也是隨時可以贏的,在博弈過程中參與人也會出現貨幣突顯收益,貨幣收益之巔,可以主動站起,賭場出現一個直立崩潰。為什么沒走,勝出了之后不走,又加大注碼,一陣子瘋狂加碼后又開始出現均衡,甚至又輸。理想中的有序不是我們觀察到的世界特性,而是人的感覺,這是對自然的記錄。我們不必要思考沒法理解的自然有序體系,當事件到達時,不自覺地發(fā)現這個體系,有的人并把它當成法寶記憶下來,當成經驗,生物行為又習慣重復以往的圖像。記錄的粒子如果從宏觀大尺度的結構上看,它只出現一次,以后不會完全重復。看到的粒子像是與人有著共通的特性,這是博弈的幻覺,像在魚群中觀察一條魚,也像在開滿向日葵的原野上觀察它們近似的花朵。指數的縮小也是將時間加快,看到的東西更為近似,這都是個人的一種事先假想而已。如果真的相信自己的直覺,相信感知和幻覺,經過真實宇宙尺度的精確計算,最后發(fā)現一個共同的特征:全部都輸。沒有經過簡單驗證的博弈正理,一個個沒有訓練,又沒經過教育,面對一個茫然無知的博弈世界,如果不相信發(fā)明家的忠告,參與博弈的結果也決不會改變危險。博弈的結果可以這樣陳述:思維創(chuàng)造世界,而且還創(chuàng)造一個多樣性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