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創(chuàng)業(yè)的動機來源于爭強好勝

開放你的人生 作者:王輝耀 著


    使命感引導著鄧中翰回國制造“中國芯”

    鄧中翰也是一個典型的開放型成功者,也是我們多次研究的對象。1997年,鄧中翰在硅谷創(chuàng)辦了一家名為Pimix研制高端平行數碼成像技術的公司,他走的是典型的硅谷軌跡,并沒有想過要回國。1998年,鄧中翰與當時中國科協(xié)主席周光召在閑聊中談到中國在芯片領域的發(fā)展情況:中科院早在1965年就開始了集成電路的相關研究工作,但一直到90年代還沒有取得突破性進展,可作為電子信息領域的核心,中國又必須有自己的芯片技術。最后,周光召問:“你能不能回國來做這件事?”

    鄧中翰沒想到會有這樣的提議,對他來說這是一個艱難的選擇。他在硅谷創(chuàng)立的公司,市值已達1.5億美元,要放棄的是一個成功的企業(yè),而重新開始的路卻成敗未知,研發(fā)的資金也是個天文數字,稍一不慎就傾家蕩產。這需要太大的勇氣了,他猶豫著。

    1999年10月,鄧中翰應國務院的邀請回國參加新中國成立50周年慶典觀禮儀式。站在觀禮臺上,一直沒有勇氣放棄過去的鄧中翰突然感到自己肩上的沉重使命:“我突然意識到,自己應該為祖國的強大做些什么”,“我一定要把祖國的芯片產業(yè)推動起來”。

    這個月,鄧中翰在北京中關村成立中星微電子公司。條件非常艱苦,為了節(jié)省資金,中星微的辦公室里甚至沒有暖氣。但是,使命感給了他們放棄過去的勇氣,也給了他們堅持現(xiàn)在的決心。他后來回憶說:“對于做大事情的人來說,這些苦太微不足道了,困難反而激發(fā)我們內心無限的勇氣去戰(zhàn)勝它”。

    最終,中星微電子的“中國芯”——“星光”系列大獲成功,并贏得了市場。

    無論是團隊還是個人,都需要弄清自己的使命和目標是什么。

    對于個人,我們都需要弄清楚自己的角色和使命。事業(yè)上的使命、生活上的使命、專業(yè)的使命。這些使命決定了我們要努力成為什么角色,擁有多大的犧牲的勇氣。正如H. D.梭羅所說:“光勤勞是不夠的,螞蟻也是勤勞的。還要看你為什么而勤勞?!?

    2.爭強好勝的個性

    創(chuàng)業(yè)的動機來源于爭強好勝

    國內最大的律師事務所金杜律師事務所創(chuàng)始人王俊峰,談起自己創(chuàng)業(yè)的初衷,就緣于一種“爭強好勝”的個性。

    王俊峰原來在貿易促進會法律部工作,作為內地最早接觸國際法律服務工作的專業(yè)人員,他經常與國際大律師事務所打交道,還包括與一些來自香港和臺灣地區(qū)的同行。

    那時,國內律師業(yè)剛剛恢復,與國際同業(yè)差距巨大。從收入來說,內地律師每年才幾千塊錢收入,而香港普通律師年薪都可能過百萬。王俊峰后來回憶說:“看著那些金發(fā)碧眼的外國律師在我們的國土上趾高氣揚,甚至包括那些在外國律師事務所打工的中國人,也在國人面前異常傲慢充滿優(yōu)越感,不服氣!這種被侮辱和蔑視的感覺,對年輕人有一種特殊的刺激,并在心底激起一股創(chuàng)業(yè)和必須要改變這種狀況的沖動,就是這么簡單?!?

    我曾看到過一個報道,說加拿大研究人員曾對20世紀在多倫多大學醫(yī)學院擔任過班長的四百多人進行調查。調查發(fā)現(xiàn)兩個現(xiàn)象:其一,在被調查者中7%的人后來被列入名人錄。相比之下,普通同學中被列入名人錄的比例僅為二百分之一;其二,那些班長的平均壽命比普通同學的平均壽命要短2.4年。

    因此,研究人員得出結論:班長容易成功和容易短壽的原因都非偶然,因為當班長的人通常都爭強好勝。爭強好勝者通常雄心勃勃、勇于取勝,敢于冒險,所以容易取得成功。當然,這類人為了實現(xiàn)抱負,不僅僅是敢于冒險,而且還敢于“玩命”,經常饑一頓、飽一頓,睡不好覺,也不鍛煉,所以健康狀況不那么理想。

    但是假如有這樣一個選擇:如果將你的一生命運由默默無聞變得大放異彩,你是否愿意犧牲2.4年的生命?

    我想這個問題很少有人會回答:不愿意。

    我們的社會還存在著對爭強好勝的觀念誤解。

    在我們這個“虛心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后”的國度里,“爭強好勝”是個貶義詞。傳統(tǒng)的觀念認為:“滿招損,謙受益”,“沉默是金,禍從口出”,甚至干脆表示“木秀于林,風必摧之”。誰要是“爭強好勝”,就等于沾上了“愛出風頭”、“愛表現(xiàn)自己”、“人際關系不好”的惡名,還可能落個“槍打出頭鳥”的結局。

    然而,令人困惑不解的是:“爭強好勝”究竟何罪之有?難道“爭弱好敗”就好?其實,爭強好勝與是否正確沒有任何必然聯(lián)系。一個謙讓的人,不一定內心不爭強好勝;一個爭強好勝的人,做的未必不是有意義的事情。如果不“爭強好勝”,我們?yōu)槭裁匆谏鐣刑岢偁帲繛槭裁次覀円獰崃移谕袊绕穑?/div>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