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不弟秀才 (2)

夜譚十記——讓子彈飛 作者:馬識途


蛇無頭不行,鳥無頭不飛,冷板凳會當然要有一個龍頭。大家一致推舉李老當冷板凳會的會長。他既是發(fā)起人,又德高望重,眾望所歸。李老覺得當之無愧,也就當仁不讓了。他當時就指定我這個年齡最小的“秀才”——這是他給我取的光榮稱號——做跑腿打雜的干事。我也欣然從命。

于是大家在李會長的領導下,七嘴八舌地議論起會規(guī)來。大家一致贊成每月的初二和十六這兩天,也就是給灶王爺上供的吉利日子,晚上上燈時刻,按各人年齡的大小順序,依次到各家去做清客。主人家只要拖出幾條冷板凳,泡一大壺茶就行了。至于哪個好客的主人,還想招待一壺冷“燒老二”,幾盤鹽黃豆,以助談興,也不反對。每次集會,拈一回鬮。哪個拈著了,就歸哪個擺一個龍門陣。不過李老是會長,不參加拈鬮,由他第一個擺,我是干事,最后一個擺。各人擺的龍門陣,可長可短,一次擺不完,下次接著擺。不擺的就勒令退會。

李老告誡大家說:“雖然聽說要恩賜言論自由了,可是禍從口出的明訓,不可不守。我們坐冷板凳,喝冷茶,說牛皮酢,扯野狐禪,或是耳聞目睹,或是親身經(jīng)歷,或采自街談巷議,或搜于野老鄉(xiāng)嫗,或奇聞異事,或野史秘譚,都不過是一些無稽之談,擺出來可以讓大家去脹化食,理經(jīng)通氣,混時光、消永夜罷了。我們本來不想言之于口,筆之于文,藏之名山,傳之后世。更不敢去針砭時弊,妄斷是非。至于發(fā)聾振聵,犯上作亂,更不是我們的旨意。因此,我們冷板凳會要有所談,有所不談?!?/p>

大家覺得李會長說的也在理。明哲保身,古今如此嘛。于是大家議論哪些不可談。結(jié)果由會長歸納出“十不談”來,訂出一個“十不談”公約:一不談圣賢之訓;二不談大人之言;三不談黨國大事;四不談紅樓艷史;五不談儒佛上帝;六不談怪力亂神;七不談洋場軼聞;八不談海外奇觀;九不談玄;十不談機。大家都贊成。

會長李老,興致很高,又說話了:“冷板凳會是一個雅會,何不效法古人寫《蘭亭集序》的先例,請哪位大手筆寫一個《冷板凳會緣起》呢?”

“秀才!”張老才出口,大家一致舉手贊成。

我很惶恐,連忙推辭:“不可,不可!小子不才,豈敢班門弄斧?另請高明吧!”

李老說:“要說寫等因奉此的濫調(diào)公文,你不如我們,要說寫一篇讀來有板有眼的《緣起》,非你不行。你是不第的秀才、大學生、洋翰林,肚里的墨水比我們的多。現(xiàn)在我是會長,你是干事了,我這個會長叫你干事干這件事,你不能不干。”

我還能說什么呢?

平常不大開口的王科員,出人意料地又出一個主意說:“既是雅會,我們都算是雅人了。雅人不可沒有雅號,何不各人給自己取一個雅號呢?”

“好主意。我們都自取一個雅號,權(quán)且冒充一回風雅吧!”張老第一個贊成。并且馬上報出自己的雅號叫“巴陵野老”,他說因為他是巴州鄉(xiāng)野的老人。

李老也自報叫“峨眉山人”,他說他是蘇東坡的老鄉(xiāng),眉山人,隔峨眉山不遠。黃科員說他是重慶山城的人,他大半輩子在山城給人當“幫幫匠”,自號“山城走卒”吧!吳科員說他是郭沫若的老鄉(xiāng),生長在青衣江畔,青衣江古名羌江,他就自號“羌江釣徒”。王科員平常霉秋秋的,大家說他像個老學究,于是奉送給他一個雅號“三家村夫”,他還挺滿意呢。周科員說他的祖輩人沒有出息,家里無田無地,只傳下來一支筆、一塊硯盤,靠這個謀生,因此自號“硯耕齋主”。童科員是一個道地的山里人,一頭亂發(fā),像個窮而無告的雜毛老道,所以他自號“窮通道士”。孫科員出身縉紳之家,早已破落,可是他還念念不忘他家的花園里有一個“無是樓”,因此他自號“無是樓主”。趙科員還沒有想出自己的雅號,李老卻已替他想好了,說:“你就叫‘野狐禪師’吧!”大家都覺得好,因為他是一個擺龍門陣的天才,平常愛給大家擺些沒經(jīng)沒傳的龍門陣,大家說他擺的是“野狐禪”,叫他“野狐禪師”,再恰當也沒有了。最后輪到我了,大家本來就叫我秀才,李老說我是一個沒有來得及趕考及第的秀才,叫我自號“不第秀才”吧!

李老批準了大家的雅號,說:“以后再不要叫張科員、李科員了,只叫雅號?!?/p>

當然誰也不反對。

過了半月,我寫的《冷板凳會緣起》寫好了。我們的會長李老——哦,現(xiàn)在要叫他峨眉山人了——通知大家擇一個黃道吉日,那一天各人都要齋戒沐浴,到會長家里去舉行典禮。

這一天,我們都到了“心遠居”。會長已經(jīng)安排好了神位,點上大蠟,中間插上升起裊裊青煙的一炷香,桌上擺了一個古色古香的大茶壺,一溜擺著十只已經(jīng)倒?jié)M茶水的陶茶杯,桌前散放著幾條木板凳。會長率領大家一字站開,面向茶壺。大家跟會長學,舉起茶杯,用指頭蘸起一滴茶水,彈向空中,這表示獻給在天上巡游值班的過往神靈,然后把茶杯里的茶水倒一點在地上,這表示獻給當值的土地公土地婆。會長口中念念有詞,大概是祝告上蒼和過往神靈、土地公婆,保佑我們?nèi)嗽诩抑凶灰湉奶旖蛋?!然后會長端起茶杯,一飲而盡,我們都照辦了。他叫我讀我寫的《冷板凳會緣起》。

我充分發(fā)揮了我作為一個秀才的本領,搖頭晃腦,按著韻拍,抑揚頓挫地讀了起來。這雖然算不得是一篇震古爍今的妙文,總算得是一件蕩氣回腸的小品吧!我念道:唯無可奈何之年,不死不活之月,凄風苦雨之夕,于殘山剩水之國,地老天荒之城,心遠地偏之居,我峨眉山人、三家村夫、巴陵野老、野狐禪師、山城走卒、羌江釣徒、無是樓主、窮通道士、硯耕齋主,不第秀才十人,立于冷板凳之旁,拜于冷茶壺之前,誠惶誠恐,祝告天地而言曰:

“嗚呼!嗟我小子,炎黃遺脈,生不逢辰,命途坎坷。既無田園之可歸,又乏青云之可托。茍活于亂世,逃命于干戈。掙扎泥途,轉(zhuǎn)徙溝壑。乞食冷衙,歲月蹉跎。安身于冷板凳之上,等因奉此;耗神思于紙筆之間,按律宣科。戚然不知所慮,愀然不知何樂。生活苦寂,情緒蕭索。我輩既無錢財,呼幺喝六;又無興致,看戲聽歌。尋花問柳,非君子之可許;屠門大嚼,更非小子之所樂。至于徜徉街頭,頤指氣使,橫行里巷,提勁打靶,更非我輩之所能,亦非世情之所可。老而彌怪,窮且益酸,奈何奈何?

“然則涸轍之鮒,尚知相濡以沫;我輩同命之身,豈可視同水火?人生苦短,去日苦多。乃應長者之邀,踐冷板凳之約,于是出冷衙,轉(zhuǎn)冷巷,入冷室,坐冷板凳,喝冷茶,說牛皮酢,扯野狐禪,橫生枝節(jié),妄加穿鑿?;蚨勀慷茫蛴H身經(jīng)過;或采自街談巷議,或搜于野老鄉(xiāng)婆;或奇聞怪事,或野史妄說。要能言之栩栩如生,聽之津津有味,順理成章,自圓其果。雖不如老窖大曲,令人陶醉,亦強似市井醪,聊解干渴。嗟我十子,皆標準良民,從來安分守己,得過且過。所以結(jié)盟夜譚,不過窮極無聊,苦中尋樂。非敢犯上作亂,妖言蠱惑。過往神靈,土地公婆,幸垂察焉?!?/p>

我念完了《緣起》,會長峨眉山人正要宣布禮成,我們的老學究三家村夫,忽然詩興大發(fā),要求念一首他作的《禮贊冷板凳會》的七言律詩。會長只好等他念完,才宣布禮成。贊詩云:

你來海角我天涯,

乞食八方入冷衙。

忍看青天飛魑魅,

何嫌大地走龍蛇。

白天無事翻陳報,

夜晚有閑喝冷茶。

同病相憐冷板凳,

管他娘的國和家。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