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昆明,我們徑直趕去積善巷三十二號。
青峰老人一見我們,禁不住又驚又喜:“怎么?又是你們兩個,太好了,快來快來?!?/p>
小小一邊問好一邊說道:“老伯,我們剛從靜樂庵回來?!?/p>
青峰老人聞言先是一愣,既而有些緊張地問道:“怎么樣?妙塵說什么了?”
我和小小相視一笑。
小小故意閉口不答,只管從背包里取出那幅“佛祖講經(jīng)”的繡佛圖,輕輕放在桌上,抬頭對老人道:“老伯,妙塵師傅給了我們?nèi)齻€提示,我想,我們應(yīng)該可以借助這幾點提示找出佛圖的秘密來?!?/p>
青峰老人異常興奮:“真的嗎?那太好了。是什么提示?說來聽聽?!?/p>
小小說:“妙塵師傅說,陳圓圓繡佛圖,實際上是是繡進(jìn)自己的情心。她對吳三桂始終不能忘情,所以佛圖上都有吳三桂的影子?!?/p>
“哦?”青峰老人伸手從桌上托起鏡框,喃喃道:“這幅圖說的不過就是‘佛祖講經(jīng)、眾生聽經(jīng)’,怎么會有吳三桂的影子呢?”
佛祖講經(jīng)?我心念一動,大聲說道:“對,問題就在這里。這幅圖里佛祖的確是在講經(jīng),可是他講的究竟是什么經(jīng)呢?”
青峰老人和小小全都點頭贊同,老人更是眉心緊皺自言自語:“是什么經(jīng)呢?什么經(jīng)會有吳三桂的影子呢?”
小小馬上插嘴:“吳三桂‘沖冠一怒為紅顏’,說明他重情,有沒有哪部經(jīng)是說情的呢?”
青峰老人急忙搖頭。
我則在一旁說道:“吳三桂為人陰險,叛明叛清,他還驕奢淫逸……”
小小突然打斷我:“吳三桂此人我們不好評說,但有一點可以肯定的就是,此人是個大孝子。當(dāng)年他不過十六歲,就敢闖入后金軍重圍,奮勇救父,以‘忠孝’美名傳天下?!?/p>
小小話剛說完,青峰老人突然激動地叫道:“對呀,孝子!佛經(jīng)中可有一部著名的孝經(jīng)啊?!?/p>
我忙問:“什么經(jīng)?”
青峰老人一字一頓地回答:“《地藏菩薩本愿經(jīng)》。”
“《地藏經(jīng)》怎么會是孝經(jīng)呢?”小小也有些奇怪。
青峰老人說:“是這樣的,‘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眾生度盡,方證菩提?!@是地藏王菩薩看到母親在地獄受苦,所以才發(fā)這種愿,這是最慈悲也是最孝順的思想和行為。地藏王菩薩生生世世都很孝順父母,所以這一部《地藏經(jīng)》就是佛教的孝經(jīng)。從頭到尾說的都是一個‘孝’字。當(dāng)年世尊在忉利天為母說法,一切諸佛、大菩薩摩訶薩、無量億天龍鬼神皆來聚會,世尊問文殊師利菩薩,你知道今天來了多少人?從哪里來的?文殊師利菩薩告訴世尊,以我的能力來計算,算不出來。要知道,文殊師利菩薩是智慧第一,他都算不出來,別人就更不知道了??梢娺@個法會的重要性,世尊說法,從來沒有哪一個法會有如此殊勝。為什么呢?只因為每尊佛、每位菩薩、每個人、每個鬼神,以致世間一切眾生都有父母,孝敬父母,這是一切眾生能否成就的首要一條。古語有云:百善孝為先,講的也就是這個道理?!?/p>
“有道理。”小小連連點頭,接著又說:“我還記得妙塵師傅說的第二個提示是——拋開束縛,還其本來?!?/p>
老人搖頭道:“這可難了,這佛圖既然是‘佛主講經(jīng)’,只有受益,哪會有束縛呢?難懂,難懂啊?!?/p>
小小卻望著佛圖呆呆失神,半晌,她終于似有所悟,笑逐顏開地說道:“我懂了,其實這幅繡佛圖,幾十年來一直是被用鏡框裝幀起來的。對于佛圖本身來說,就好像被包裹束縛了一般。拋開束縛,還其本來,就應(yīng)該把鏡框打開,把佛圖從里面取出來?!?/p>
青峰老人不假思索,便將佛圖從玻璃框中取出,平鋪在桌上。
一時間,我們?nèi)她R齊將目光聚焦在繡圖之上。陽光從窗子斜斜地射進(jìn)屋內(nèi),恰好打在這幅繡佛圖上。
小小仔細(xì)觀察半天,突然說道:“這幅圖好像是立體的!”
我連忙從不同角度看那佛圖,的確發(fā)現(xiàn)佛圖竟有立體感,佛像好似突出黃絹,栩栩如生。
青峰老人也開口稱奇:“奇怪了,我收藏此圖這么多年,也沒發(fā)現(xiàn)這圖像竟繡得如此之好,這是怎么回事?”
我笑著說道:“這個您不用奇怪,陳圓圓精于繡功,而這種繡法或許就是古代失傳的‘辮子針’,相傳此針法繡制的圖像在陽光下一照,便有立體感,圖像呼之欲出。您沒發(fā)現(xiàn)這個大概是因為這佛圖常年被鏡框封閉,由于玻璃的原因,只要在強光下看這圖就會感覺分外刺眼,我上次就是這樣,看久了就感覺有些眩暈。”
青峰老人懊悔不已:“都是我畫蛇添足,否則也不至于五十九年都看不到這繡圖的真面目??!”
我笑著對青峰老人說道:“我倒不是因為陳圓圓的繡功了得才要看這圖,而是因為我覺得這幅圖和一樣?xùn)|西有異曲同工之妙?!?/p>
老人和小小急問:“什么?”
我說:“凸字碑!”
老人思索良久,道:“對,很像,不過這又能說明什么呢?”
我手指佛圖道:“您看,這幅圖上天眾、龍眾、諸佛菩薩、鬼神都有繡制,但龍眾卻要更大也更顯眼一些。這也說明陳圓圓除了對吳三桂在‘孝’上贊賞,而且也隱藏了吳三桂想做真龍?zhí)熳赢?dāng)皇帝這件事。圓圓雖然已青燈繡佛,但哪一個女人不希望自己的男人有所作為?”
我見小小聽后悶聲不語,不禁奇怪地問她:“怎么了?我說的不對嗎?”
小小說:“你說的前面我都同意,但你說陳圓圓希望吳三桂做皇帝我看不對?!?/p>
我納悶兒地說道:“為什么?”
小小分析道:“陳圓圓既然修道念佛,應(yīng)該早就看透了這些名利權(quán)勢,她應(yīng)該不想?yún)侨甬?dāng)皇帝才對,怎么還會要他去做帝王?我看應(yīng)該是希望作為龍眾的吳三桂應(yīng)該早出貪嗔,脫俗還真才對?!?/p>
青峰老人點頭道:“姑娘說得在理。還有什么別的發(fā)現(xiàn)嗎?”
小小忽然一拍腦殼,瞪圓眼睛望著青峰老人問:“老伯,我想起妙塵師傅說的第三個提示,她說,當(dāng)年她送你這幅佛圖的主要原因就在她當(dāng)時對你說的六個字上。她當(dāng)時說什么了?您還記得嗎?”
老人臉色微變,似有一絲痛楚閃現(xiàn)。他緩緩說道:“她當(dāng)時將佛圖交給我后,滿眼含淚地說了六個字‘你可以如愿了’?!?/p>
“如愿?”我納悶兒地問道:“您當(dāng)時有什么愿望啊?”
老人嘆息道:“現(xiàn)在想來,當(dāng)年的愿望真是可笑啊。那是六十多年前的事了,我和妙塵兩家本是世交,我倆一起長大,情投意合,本來我們已有婚約在身,可是,正趕上戰(zhàn)亂,兩家在戰(zhàn)火中失散了。五年后,我和妙塵再度重逢,而我這時已經(jīng)是龍泉觀的一名道士。當(dāng)時我們雙方的家人都已經(jīng)不在,妙塵向我哭訴相思之情,苦苦哀求我棄道還俗,而我當(dāng)時正醉心于尋找龍珠,夢想修煉成仙。所以,我就狠心拒絕了她。三年后,我卻發(fā)現(xiàn)自己越來越想念妙塵,竟然到了寢食難安的地步。我這才后悔三年前的決定,然而,當(dāng)我脫下道袍,興高采烈去找妙塵的時候,卻發(fā)現(xiàn)她已經(jīng)在商山寺削發(fā)為尼了。我再三苦求,請求她還俗后馬上結(jié)合。可是,她卻已心灰意冷,始終不能原諒我因為醉心修仙將她離棄的行為。最后,她就送了我這幅佛圖。說:‘你可以如愿了。’可是,她哪里知道,我一生都在后悔六十年前那個草率的決定,而且更是早已斷了修仙的念頭了。”
我和小小欷歔不已,造化弄人,三年前,他是道,她是俗;三年后,他是俗,她是尼,總是在眼淚中擦身而過。這一錯過就是六十年。是怪他的薄情?還是怪她的倔犟?也許誰都不怪,只怪情深緣淺,有緣無分。有些錯可以來得及修正,而有些錯誤卻是一生了。青峰果然是一柄“青峰”,既刺傷了戀人的心,也斬斷了自己身后六十年的幸福。所以說,年少輕狂,本是一柄“雙刃劍”,既傷人,也傷己。
如愿?想到妙塵當(dāng)年說的六個字,我不禁豁然開朗:“老伯,我明白了,當(dāng)年你最大的愿望就是得到龍珠修煉成仙,她既然說你如愿,是不是說這幅佛圖可以幫你實現(xiàn)成仙的愿望?難道它能幫你找到龍珠?”
我剛說到這里,青峰老人突然撫掌叫道:“凸字碑!這佛圖里一定藏著凸字碑的秘密!”
我立刻起身,將佛圖雙手捧了起來,就著陽光細(xì)看,只見圖取出后黃絹四周有道一寸寬的紅布邊,而原先由于玻璃框的遮擋,根本無法看見。
我伸手向老人道:“老伯,借我剪刀用一下。”
青峰老人奇怪地看我一眼,從抽屜里取出把小剪刀遞給我。
我拿起剪刀就往佛圖邊上的紅布剪去,小小嚇得驚聲叫道:“小晨,你要干什么?這可是文物??!”
“你們看著吧!”我一邊說著,一邊用手里的剪刀小心地剪開了紅布上的縫線。
老人和小小正驚異間,我已從佛圖的夾層里抽出了兩張白絹。
“真的有東西!”小小大驚。
當(dāng)我把上面的這張白絹展開時,青峰老人大叫道:“天哪!凸字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