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家公司的面試不了了之,整個面試過程中,HR主管基本都在糾纏于我為何選擇外地學校,總共不到10分鐘就結束了面試。讓我想不通的是,自己難道還輸在了本科報考的是外地高校上了?
沒料到,這樣的對話并非只此一家,后來我又在數家外企面試中遇到同樣的質疑。還好,他們倒沒對我的牛津學歷產生什么懷疑,不過據我所知,有同學畢業(yè)于美國常青藤名??的螤柎髮W,但很多外企HR經理居然不知其為何校。
海歸反而沒優(yōu)勢
在外企求職的失敗,讓我的自信心備受打擊,隨即我便開始擴大擇業(yè)面,并嘗試應聘一些國有金融機構,比如銀行、保險公司、證券公司等。這些國有企業(yè)的HR倒是沒再質疑我的本科學歷,但令人哭笑不得的是,這次我的牛津學歷又成為絆腳石。
2009年年初我得到一家大型國有銀行的面試機會,因為怕再被質疑我的本科院校的水平和名氣,我特意在簡歷上附了說明,“這是一所全國重點“211工程”院校,排名前五……”我覺得那家銀行的主面試官是一位典型的國有企業(yè)人事干部,在一排面試官中,他直截了當告訴我:“我們銀行一般不招海歸應屆生,如果你是清華、北大畢業(yè)來的,我們還可以考慮?!?/p>
這又當頭給我一悶棍,早先打好的腹稿被突如其來的問題擾亂了,我只好解釋:“其實牛津跟清華、北大也沒什么區(qū)別。如果我有幸加入貴行,一定會為貴行做出不小貢獻?!蔽耶敃r的確是這么想的,依我的學歷和能力,如果順利獲得這份工作,我會盡全力做好它。
誰知這位人事經理頗不以為然道:“牛津畢業(yè)的又能怎樣?來我們這里的名校生多了,我們不在乎多你一個還是少你一個,你來不來對我們也不會產生多大影響?!?/p>
他的話很傷人自尊,我從小到大都沒遇到過這種場面,應該說,找工作使我頗感疲累的一大原因就是,我會不時受到各種意想不到的精神打擊。我當時就想,這樣的單位還是不來的好,因為他們連最起碼的尊重都沒有。
我的面試機會就這樣一個個溜走了,有質疑我學歷的;還有嫌我身高不足160cm的;更有人認為我是女生,沒工作經歷也沒實習經歷。這段時間我的自信心備受打擊,想起來,唯有中國銀行的面試才讓我重新找回些自信。我過五關、斬六將,通過中行的筆試和面試,才得以進入中行國際業(yè)務部的“終面”。雖然這次也沒拿到offer,但我內心還能接受這樣的結果。一方面,據我所知,中行國際業(yè)務部的崗位確實是非常搶手的;另一方面,他們在面試中起碼沒有質疑我的本科院校和牛津學歷,而且,我還在一系列筆試和面試中感到他們的專業(yè)精神和對應聘者的尊重。另外,我想還有一個原因,中行等一些國有企業(yè)2009年按國家政策,重點招錄了不少奧運志愿者,我又沒這方面經歷,因此被淘汰也心服口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