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用擔心。伍子胥這個家伙!他要干大事,我偏偏要讓他連個小事都干不成……西施,有我在,你還擔心什么呢?”夫差摟著西施的肩膀說。
“你準備向我告別,是不是?”越王勾踐蹙著眉頭說。
因為范蠡就今后的內政以及軍事問題,對他做了詳細進言。
這些事情,可以以后慢慢告訴我呀!勾踐在心中想著。范蠡的語調比平時快許多,好像在趕時間似的。
“不是訣別,不過,我大概會離開您一段時間吧!”范蠡回答。
吳王夫差不聽伍子胥勸阻,饒恕了越王勾踐。伍子胥無奈,最后在一個條件之下同意。
“這是我的底線——”
他的條件是:必須將越國名臣范蠡從越王身邊隔離。越國沒有范蠡就搞不出什么把戲——這是他的想法。
范蠡于是被送到吳國作為人質。
我早就料到對方會來這一著……他已有這樣的心理準備,于是趕緊把自己不在時應注意的事項告訴越王勾踐。
文明由北方傳到南方。
為此,南方人面對北方人會油然升起一股自卑感。不甘愿承認自卑感的人,形之于外的往往是相反的態(tài)度,那就是——“擺架子”。
吳王夫差對北方諸國表示的態(tài)度是——我也是逐鹿中原的一員!
另一方面,吳卻以蔑視態(tài)度對待位于南方的越。
父親闔閭由于一時大意而敗北,不過,這個屈辱已然洗刷。
“我們沒有閑暇顧及越這等落后國家。我的目標在中原!”夫差常做此高論。
越投降后第五年,吳對齊出兵。
治世近六十年的齊景公已死,這個國家正處于百廢待舉狀態(tài)之中。
“這是出兵的好機會!”夫差如此判斷。
伍子胥卻進諫道:“大王千萬不可忘記背后有越。越王勾踐不但自己省吃儉用,聽到民間有人死亡,再遠的路也要親自去吊問,聽到有人生病,一定專程前往探望。他所以這樣做,完全是為了收攬民心。尚望大王眼睛不要只看北方,也要看看南方?!?/p>
“算了吧,越國哪里值得擔心!”
蔑視越國乃吳王牢不可破之成見。他遂置伍子胥之諫言于一旁,興北伐之兵,并且在艾陵攻破齊軍。
看!你說越國會做闖空門的勾當,結果他們做了什么?勾踐有膽量做這樣的事情嗎?……越國只是南方落后國家而已,還能干什么!……伍子胥人已老耄,也變得很固執(zhí),我看這個人不中用了。夫差心想。
實際上,他忘記吳國本身也是南方后起之國——也就是說,他本身缺乏應有的謙虛態(tài)度。
勾踐在態(tài)度上極為恭順。
他和妻子一起到吳國,以奴婢身份伺候吳王。有一段時期,吳王還讓勾踐居住石室,負責看守亡父闔閭之墓。勾踐唯唯諾諾地擔任包括拔草在內的這項卑微工作。
忍受這樣的屈辱,應該比“臥薪嘗膽”更為痛苦才是。
這個人已經喪失作為國君的矜持和氣力了??吹焦篡`的模樣,夫差如此想著。
對勾踐來說,這正中下懷。
受到的蔑視愈大,對越國愈有益處——范蠡對他說過這樣的話。 “在這個情形之下,更有必要提防他們。”
“我想,我們彼此已經談不攏了?!弊詈貌灰倏吹竭@家伙的臉……夫差很快想到了如何遠離伍子胥的方法。
“呃,對……”夫差想起來似的說:“你對越國的情形相當了解,卻全然不明白齊國的實情。我看,你到齊國一段時間吧,我派遣你以使節(jié)身份去?!?/p>
“這是命令嗎?”
“對?!?/p>
“既然是命令,我當然會去的?!?/p>
伍子胥垂下頭。對情感問題,他的感受力異常敏銳。
他開始討厭我!這是他要疏遠我的方法!伍子胥立刻直覺想到這一點。我已完了!……
鞭打楚平王尸體時,他感受自己老之將至,所以曾經說了“日暮途遠”這句話。之后再經過這二十年,這條“途”好像已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
伍子胥到了齊國。
他把自己的兒子亦列為隨行人員,卻于歸國之際,將之留在齊國,托交齊國大臣鮑氏照顧。
把這件事情透露給夫差的是西施。這一天,她一早就似乎有些不適,夫差對她說話,她也心不在焉地敷衍著。
“西施,你怎么啦,是不是身體不舒服呢?”夫差問道。
“我不是身體不舒服,而是心頭難過?!?/p>
“這還得了!”
夫差一直認為他和她是同心一體之人,對她肉體上的疾病或可有所不知,但不知她心頭難過,豈不是非同小可的事情嗎?
“快告訴我,你的心怎么個痛法?”夫差急忙攏緊了西施的肩膀。
“我過去是貧窮浣女,雖然受到大王恩寵,卻一直想回故鄉(xiāng)苧蘿村,重溫在溪流邊洗浣的生活……”
“為什么?你不想留在我身邊,是不是?”
“不是這樣。我只是心里很擔心……”
“你擔心什么?”
“那個人……”
“你是說伍子胥?”
以“同心”自居的夫差,果然一下就猜出了這個名字。
“他把自己的兒子留在齊國。這樣做,明擺是準備無后顧之憂地干一番大事。他平時就對我不友善,每次與他四目相接,我就渾身發(fā)抖。他要干什么勾當時,一定會把我當做第一個下手對象的!”西施邊喘氣邊說了這些話。
“你不用擔心。伍子胥這個家伙!他要干大事,我偏偏要讓他連個小事都干不成!……西施,有我在,你還擔心什么呢?”夫差摟著西施的肩膀說。
西施之名未見記載于《春秋左氏傳》及《史記》等正史,只出現于后漢時代編纂的《吳越春秋》等野史中。但西施似乎是真正存在過的人物。
吳王夫差為她大興土木,建造一些宮殿,海靈館及館娃宮等就是。此外,他又在清宵宮建造以“響屧廊”為名的回廊。據傳,當她穿“屧”(木靴)走過時,這個回廊會發(fā)出敲鼓一般的樂音。
建造宮殿及庭園當然要花費龐大費用,國力因而為之削減。
但伍子胥這時候的任何諫言,只會帶來相反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