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體內河流:讓生命能量暢行無阻(4)

小病自助手冊 作者:倪毛信


人體可以比作一棵樹--如果能量在所有枝葉莖干之間都能自由周轉,那么整棵樹就充滿了活力;如果某一個部分的能量循環(huán)被阻斷了,那么這一部分很快就會枯萎。人體中的能量必須時時循環(huán)與更新,讓所有組織和臟器都得到充足的能量供應。普通的鍛煉方式盡管能促進循環(huán),但同時也因為出汗而消耗了寶貴的能量,這樣就達不到最高的能量利用效率。而在太極拳和氣功的練習過程中,人體不會出汗,肌肉也不會酸脹或疲勞,所有生成的能量都會轉化為機體的生命力。

普通的運動和鍛煉方式經常會導致呼吸急促,這樣盡管能攝入更多的氧氣,但也給心肺造成了更大的壓力。在太極拳和氣功的練習過程中,心臟自始至終保持放松,呼吸綿延不絕,這樣既能讓更多的氧氣進入血液循環(huán),又不會給肺造成額外的負擔。從容不迫的動作能夠使臟器之間因摩擦而生熱,從而增強臟器的機能。

太極拳張弛有度的動作不僅能提高呼吸系統(tǒng)的效率,還能刺激腸胃的蠕動,從而促進和改善消化。深遠綿長的呼吸方式,可以通過膈膜的運動對腹腔中的臟器起到很好的按摩作用,并能讓更多的新鮮血液流入心臟。此外,太極拳還可以調節(jié)內分泌系統(tǒng),維持人體的激素分泌平衡。

身心結合

太極拳與氣功可以說是陰陽兩極的融合。陰陽兩極的分化并不是分離,而是整體性的另一種體現(xiàn),因為陰陽之間可以相互演化和周轉。如果陰陽之間完全是對立的關系,宇宙將無法存在。無論是太極拳和氣功的動作,還是人們的日常生活,都體現(xiàn)了這種整體性。比如,當我們行走的時候,雙腿的動作彼此協(xié)調一致,與身體的其他部位共同構成一個整體。

一切運動都可以從陰陽的角度理解:左為陽,右為陰;上為陽,下為陰;吸氣為陽,吐氣為陰;等等。太極拳的所有動作都是陰陽的融合和變換,上下相濟,左右相抵,呼吸勻稱,保持著陰陽之間的對稱和平衡。

有節(jié)律的輕柔動作

太極拳與氣功的理論都認為,突然、急遽的動作會導致能量的淤滯,而有節(jié)律的、輕柔的動作則可以維持能量的平穩(wěn)流轉。如果動作突然開始,然后又突然停止,就會使能量的流動出現(xiàn)斷層。當有很長的路要走時,從開始就全速前進只會很快筋疲力盡,維持穩(wěn)定的步伐才能一往無前,這就是欲速則不達的道理。爆發(fā)力優(yōu)秀的人,耐力必定較差,而耐力優(yōu)秀的人總是懂得節(jié)約體力。百米沖刺可以在瞬間耗盡你的體能,而只有合理分配能量,你才有可能完成四十多公里的馬拉松。任何馬拉松選手都會告訴你,合理的節(jié)律是分配體能的關鍵。太極拳和氣功追求的同樣是最合理的節(jié)律,而這樣的節(jié)律只有在輕柔的動作中才能得到最好的體現(xiàn)。

太極拳與氣功練習的分類

太極拳是一整套周而復始的動作,每次都必須從頭到尾完整進行,而氣功練習一般是對簡單的動作組合的多次重復。氣功練習相比太極拳要簡單易學,而且見效更快。太極拳大致可分為幾個流派,氣功練習則有相當多的具體類別。不同的流派和類別在起源和歷史、治療和康復效應、練習目的(有的流派偏重于功夫,有的則偏重強身健體)等方面都有所區(qū)別。

本書中,我主要推薦三個氣功流派:八寶門氣功、保健功和導引氣功。八寶門氣功乃我家族多代傳承的家學淵源,共包括八類三十二項練習。保健功包括五類練習,分別對應五大臟器網絡。導引氣功的練習方式類似瑜伽,有許多拉伸肢體和控制呼吸的內容。

針灸,喚醒人體內部的河流

明白了太極拳、氣功等身心鍛煉方式保健強身的原理,才能理解針灸療法的作用機制。古代的神醫(yī)借助多年行醫(yī)鍛煉的敏銳感知,以及對人體內部能量周轉的深入理解,總結出了神奇的經脈理論,進而創(chuàng)建了同樣神奇的針灸療法。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