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自我、社會與服務(wù)(1)

與自己的生命對話 作者:(美)柏克·巴默爾


安然度過追求生命探索旅程之中的困惑與低沉,至少有一件事我明白了:關(guān)懷自己絕對不是自私的行為,而是對我所擁有的天資、身在此世要奉獻給他人的稟賦予以妥當照料。我們要不時傾聽真我的聲音,給它它所需要的照顧,這么做并非只為了一己,也是為了與我們有關(guān)的諸多生靈。

我們至少可以從兩個角度來了解自我跟服務(wù)之間的關(guān)聯(lián):其一是詩人魯米魯米(Rumi,1207-1273),十三世紀伊斯蘭神秘主義的重要詩人,作品在十九世紀被引介到西方世界,成為今天盛行的新時代/新世紀(New Age)之作。――譯注的尖銳觀察:“如果你不老實與我們相處,你是在惹天大的麻煩?!比绻覀儗φ嫖也焕蠈崳瑒e人就得為此付出代價。因為我們出口的諾言無法信守,言行站不住腳,做的美夢終成夢魘,其他人全都得受罪――假設(shè)我們對真我不老實。

在本書稍后,我會探討這種不誠實的行為及其后果。然而探討自我跟服務(wù)之間的關(guān)聯(lián),還有一種比較具有鼓舞作用的方法,那就是研究那些忠于真我者的生命。例如不管是發(fā)生在東歐、拉丁美洲、南非,還是女性、非裔美國人,以及眾多男、女同性戀同胞身上,對人類貢獻良多的偉大解放運動。我們會發(fā)現(xiàn)一件簡單,但經(jīng)常被忽略的事實:這些運動讓我們的生活改善,我們的關(guān)系、我們的世界因為這些人的生命而有所不同,他們立志對真實的自我忠誠,我們也因此受益。

為求生存,這些人經(jīng)常受社會制度所迫,自我欺騙、過不是真正自己的生活。如果你是窮人,就應(yīng)該要委曲求全、忍氣吞聲,同時還得心懷感激;如果你是黑人,你活該要受到種族歧視,還不能抗議;如果你是同性戀,你就應(yīng)該要假裝自己不是。我輩可能不清楚那種情況,可是你我至少可以想象,處在這種情況下,實在很難不偽裝自己,盡量不要讓真我跑出來――你要不這樣做,看這個體制怎么懲罰你、整你。

盡管有這些威脅,也或許正是因為有這些威脅,這群人作下重大決定,播下運動的種子:他們決定過“表里如一”的生活。他們決定不再繼續(xù)演戲,徒讓外表看起來像是某一種人;不再做與內(nèi)在深持的真理信仰完全背道而馳的事情。他們決定要主張自己真實的自我,并表現(xiàn)在行動上――這些決定一波一波地泛開,逐漸改造他們所居住的這個世界,并為百萬名他人的自我服務(wù)。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