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收刺激 眼開眶動,則脾胃隨之而動,飯后走到室外,看看遠處的天空、山巔、大樓,有利于消除飯后困倦。如果沒有時間外出,在室內(nèi)添置一些色彩艷麗并富有生機的飾物,也可以起到很好的視覺刺激效果。
◇觸覺刺激 用涼水清洗臉部,或者用具有芳香氣味的牙膏刷牙漱口,都可以提高機體系統(tǒng)興奮度,以達到緩解飯后困倦的目的。
◇聽聽音樂 或許你不相信,音樂也是興奮神經(jīng)、驅(qū)除困意的良方。在《壽世保元》說:“脾好音樂,聞聲即動而磨食”,道家養(yǎng)生也有“脾臟聞樂則磨”的說法,可見音樂的助消化功能。
◇刺激性氣味 如果困倦感極重,但又不能睡,可以通過聞一些刺激性氣味的東西,如風油精、花露水以及衛(wèi)生香等,驅(qū)除困意。
當然,如果實在很困倦,也沒有必要非讓自己清醒,因為對老人來說,難得有一個好眠。只不過要記住,吃完飯后立即休息,應盡量采取右側臥的姿勢,以免影響胃腸功能。
5. 睡眠保暖的學問
覺須手足伸舒,睡則不嫌屈縮?!独m(xù)博物志》云:臥欲足縮是也,至冬夜愈屈縮則愈冷。《玉洞要略》曰:伸足臥,一身俱暖。試之極驗?!稐钫\齋雪詩》云:今宵敢嘆臥如弓。所謂愈屈縮愈冷,非耶。
人在清醒時,身體進行得更多的是分解代謝作用,因此身體燃燒能量的速度比儲存的速度高很多,釋放出的熱量也更多,然而當人們進入睡眠期時,原本活躍的分解代謝作用逐漸被合成代謝作用所代替,釋放的熱量也逐漸變小。從這個層面上說,人們在睡眠時更容易受到溫度的影響。
古語說“覺須手足伸舒,睡則不嫌屈縮”,睡醒時人們會盡力伸長雙手、雙腳,來感受舒服,而睡眠時則喜歡屈縮而臥。因為睡眠時血液循環(huán)減慢,人們?nèi)菀仔纬煽s腳的習慣,尤其是寒冷的冬夜,冰冷的雙腳總是讓人無法入睡。此時,人往往習慣縮腳,而且是越冷越縮,結果越縮越冷。曹老先生說,不妨試著舒服地伸展雙足而臥,你會發(fā)現(xiàn)一身俱暖。
相關鏈接
最佳睡眠溫度
研究顯示,當室溫在18℃~24℃,而被子中溫度保持在32℃~34℃時,人在睡眠過程中感覺最為舒適,睡眠質(zhì)量也會達到最佳。當溫度低于或高于此最佳溫度時,都容易使人產(chǎn)生不舒適感。如果溫度低于18℃,人會感覺寒冷,身體以及各器官將會收縮、緊張,導致不容易入眠;而如果溫度高于35℃時,人體新陳代謝過旺,能量消耗增大,汗液增多,醒后反而感覺疲勞、困倦,還容易受涼。
養(yǎng)生課堂
對于老年人來說,身體機能不如年輕時強勁,因此對睡眠溫度的要求更高一些。而且老年人血液循環(huán)原本較年輕時弱,更需要保證適宜的身體溫度,盡量減少抱著冰冷的雙腳睡眠的次數(shù)。為了能迅速入睡,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睡前用熱水泡手、泡腳 通過促進血液循環(huán)的方法,幫助睡眠。
◇穿襪子 冬天時,天氣寒涼,在洗澡或泡腳后,最好立刻擦干,并穿上棉襪或地毯襪,以保暖。
◇飲食注意 可以多吃一些高熱量的食物,如牛肉、羊肉等,增加體內(nèi)能量儲存,促進新陳代謝產(chǎn)生熱量,幫助身體抵御寒冷,獲得一個好睡眠。
◇適量補充維生素E和煙堿酸 維生素E和不容易被破壞的煙堿酸,有助于擴張末梢血管,具有刺激末梢血液循環(huán)的作用,但維生素E的效果比較緩慢,對于老年人來說,可能需要服用三個月以上,每天服用210~250IU才能改善手腳冰冷、睡眠不好的情況。而煙堿酸則容易補充,如蛋、牛奶、肝臟、起司、花生、綠豆、咖啡中都含有這種物質(zhì),晚飯時適量吃一些,就會減少你入睡的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