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痛苦,或者說孤獨(或缺乏社會聯(lián)系),也有一個相似的作用:它讓個體時刻警惕遠離社會危險。我們的祖先依靠社會聯(lián)系維系安全,在殘酷的生存競爭中成功繁衍。當保護他們的聯(lián)系變得脆弱,甚至即將崩潰時,孤獨感就是信號。正如生理上的疼痛刺激人們改變行為 灼燒皮膚痛得你把手指從煎鍋上拿開,孤獨提醒我們更注意社會聯(lián)系,讓我們著手修復破損的人際關系。雖然這種疼痛刺激看起來并不能滿足我們眼前的需求和利益,但它讓我們審視自己,讓我們把目光放得更加長遠。
在英語中,我們有“痛”和“渴”這兩個詞,卻沒有專門的詞匯來表達相反的意思。我們似乎很難注意到自己不痛或不渴的情況,這說明,沒有它們的情況是正常的。我們的研究證明,“不孤獨”(沒有更好的專用詞語可以表達這個意思)就像“不渴”和“不痛”一樣,都被認為屬于正常情況。對我們這個物種來說,只有當我們對人與人之間的紐帶感到滿意和放心時才會健康和幸福。如果要給“不孤獨”的狀態(tài)起個更好、更專業(yè)的名字,我們就叫它“社會聯(lián)系”(socialconnection)。
社會孤立和生理疼痛使用相同大腦區(qū)域的發(fā)現(xiàn)證明了為什么當孤獨呈現(xiàn)為一種病態(tài)時,你就不可能僅僅靠“走出陰影”、減肥、做個時尚造型或者約會夢中情人來擺脫它。孤獨帶來的痛苦具有深層次的破壞性,這種對生理和行為的破壞,能將未被滿足的社會需求轉變成病態(tài),一旦這種情況發(fā)生,要改善它就需要深入全面地考察孤獨在生物學和進化史中所扮演的角色。為了讓自己好受點,像凱蒂·畢肖普一樣吃著高脂肪食品反復看《老友記》或卡通片,這只會讓情況更糟。
孤獨者的特征
我想每個人都知道,轉學、喪偶或者離開原有的朋友圈會讓生活中那些重要的聯(lián)系面臨挑戰(zhàn)??陀^環(huán)境確實意義非凡。一般來說,已婚的人比單身的人較少地感到孤獨,但要強調的是,婚姻并不是絕對的保障?;橐錾钪斜瘧K的孤獨感已經(jīng)成為一種文學和影視題材,孕育了大名鼎鼎的《包法利夫人》(MadameBovary)和《黑道家族》(TheSopranos)。何況,已婚者的身份會減少人們發(fā)展其他聯(lián)系的機會,純粹的友誼也不例外??赡苣闾熨x異稟、家財萬貫,也可能你名聲顯赫、受人愛戴,但這些都不能保護你免受孤獨的傷害。對60年代的美國偶像詹尼斯·喬普林(JanisJoplin)來說,觀眾有多愛他,她在舞臺下就有多孤獨。在去世前不久,她曾嘆息:“我總是在和25000人調情后形單影只地回家?!?0世紀最迷人的女性中的三位,茱蒂·嘉蘭(JudyGarland),瑪麗蓮·夢露和戴安娜王妃,都以不善交際而“聞名于世”,與此類似的還有馬龍·白蘭度等有傳奇色彩的男性。
然而,獨自一人并不一定意味著孤獨。在《孤獨》(Solitude)一書中,精神病醫(yī)生安東尼·史托普(AnthonyStorrs)的研究其實是提醒了人們單身生活的快樂之處。請你想像一下一位在雨林中潛心觀察的自然學家,或者一位沉醉于馬拉松般長時間練習的鋼琴家,或者一位在群山環(huán)抱中騎車的車手。祈禱和冥想、研究與寫作、跟大多數(shù)藝術創(chuàng)作和科學研究一樣,這些都需要人們長時間保持獨身一人的狀態(tài)。在日常生活中,無論夫妻二人都在為生活和工作奔波,還是其中一人每周工作60小時而另一人在家照顧孩子,抱怨沒有“自己的時間”,已經(jīng)成了現(xiàn)代婚姻生活中的主要麻煩之一?,F(xiàn)實也許有些不公平,但人們常常認為不能忍受孤獨的人是不懂得生活情趣的人,他們還多少有點神經(jīng)質。
我們沒有簡單的方法來預測什么時候孤獨(即缺乏社會聯(lián)系)的危害會爆發(fā)。當一個叫羅素·韋斯頓的瘋子在1998年持槍席卷了美國國會大廈后,他的照片上了《新聞周刊》的封面,并被冠以“獨行俠”的稱號。媒體認為,這個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