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僅要有同情心:為人和藹是不夠的
信任最終關(guān)系到人心,關(guān)系到某個發(fā)自內(nèi)心地愿意對你投資的人。如果你贏得了人們的信任和他們的心,那么你也就擁有了他們的渴望和熱情。心、渴望和熱情總是形影相隨的。沒有其中的一個,你也不會擁有另外兩樣。正因如此,有些領(lǐng)導者只是得到了人們的服從,但卻不能贏得人們的心,不能讓他們付出最大的努力。正因如此,有些家長暫時地得到了孩子的順從,但卻沒有得到獨立、自主、渴望發(fā)揮最大潛力的孩子。這些領(lǐng)導者和家長只是把他們的意愿強加給了別人。
但是,優(yōu)秀的領(lǐng)導者和家長可以首先理解他人,從而抓住他們的意愿、他們真實的渴望。有的家長會告訴十幾歲的子女“要小心點兒,別再和‘那些小子’鬼混”,有的家長則會努力地找出自己的孩子為什么喜歡和“那些小子”混在一起。為什么家長和家長的價值觀不能抓住子女的心,而那些小子卻能呢?對家長來說,要想讓孩子從表面上的順從變成發(fā)自內(nèi)心地“愿意”,理解他們、抓住他們的心是唯一的辦法。
“Will”(意志、意愿)是一個有趣的詞。說到這個詞,我們通常會想到意志和選擇?!癢ill you do something?”(你愿意做某事嗎?)是在問你是否會選擇做某件特定的事。但是,它還有另外的含義,例如在希臘語中,“will”的意思是“渴望做”或者“樂于做”某事。如果你“渴望做某事”,那么它就是你真正想要的。例如,任何一個曾經(jīng)試圖靠“毅力”來放棄自己的真正渴望的人,都應(yīng)該看到了最終勝出的是“毅力”還是“渴望”。“毅力”無法對抗發(fā)自內(nèi)心的渴望,因為渴望是熱情的源泉。例如,除非你有獲得健康的強烈渴望,否則你不會減肥成功。發(fā)自內(nèi)心的渴望總是要比純粹的“毅力”更強大。
那么,你認為那間會議室中的那些人會非常愿意為一個不理解他們的人走上艱難的改革之路嗎?會非常渴望為他提出的使命而做出犧牲嗎?肯定不會。他們可能會克盡職守,但他們不會全心全意地追隨他。
在兩性關(guān)系中,假如一方不去努力地理解另一方的處境和感受,那么另一方還會被強烈地吸引嗎?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吸引會變得越來越不強烈。愛情會消退,熱情會冷卻。正如后面我們將要看到的,如果他們實踐價值觀和承諾的渴望不如他們的感受更強烈,那么他們的關(guān)系就危險了。但是,如果另一方覺得自己得到了理解,情況就完全不一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