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張表反映的是美國工廠從國內外顧客那里收到的新訂單的美元總額和百分比變化。新增訂貨量是一個非常優(yōu)秀的領先指標,因為它影響未來的生產活動。在這份報告中,訂貨本身被分為兩類商品。其一是耐用品,我們一星期之前就已經先睹芳容了;另外一個是非耐用品,我們是在這份報告中第一次見到?;仡櫼幌?,耐用品是預期壽命在3年以上的 硬 產品。非耐用品是那些使用期限不到3年的產品。后一類產品的訂貨量往往更穩(wěn)定,因為它們是由對我們日常生活非常重要的商品組成的。因此,任何新增訂貨量的巨大變動都來自耐用品。
(1)全部制造業(yè):判斷美國的大工廠忙到什么程度的最好辦法是看源源不斷的訂貨量,不僅要看美元數(shù)額,還要看與上月相比的變化。不管是煉鋼、汽車、計算機、通信、飛機,還是其他的十幾個產業(yè)部門,這兒都是你感受每一個工業(yè)部門以及制造業(yè)總體的未來生產趨勢的地方。這張表列出了所有重要的制造業(yè)最近一個月的新增訂貨量和最近3個月的百分比變化。為什么說這些跟蹤如此重要呢?新增訂貨量使生產線保持運行。果訂貨量下滑了,工廠就面臨著閑置的危險,擁有這些工廠的公司可能很快就會賠錢。如果對工廠商品的需求旺盛,裝配線將會全速運行,生產廠商就會獲得銷售收入。
然而,如果單純看新增訂貨總量,就只能得到最一般的印象。某些生產部門比其他部門對經濟更重要。而且,總訂貨量有可能受到民用飛機和國防支出偶然增加的扭曲。這兩類都是昂貴物品的典型,能引起新增訂貨量的價值像氣球一樣膨脹,過分夸大了當月對制造業(yè)產品需求的真實增長幅度。為了消除這些變動的誤導,更謹慎的辦法是考察剔除了運輸和國防訂貨后的制造業(yè)訂貨量。值得慶幸的是,普查局就在同一張表中對若干分類進行了調整。最后,為了平滑掉數(shù)據中不合理的月度波動,需要在至少3個月移動平均的基礎上考察訂貨量。
(2)耐用品部門:普通股投資者在這兒可以找到按主要生產部門分類的更詳細的訂貨量信息,包括計算機、生產設備、電子元件、汽車。值得重復的是,不管你用的是幾天前的耐用品先期報告,還是這個經過修正的工廠訂貨量報告,只要訂貨量(除去飛機和國防)上升了,就是工廠至少會忙碌3~6個月甚至更長時間的信號。新增訂貨量指標的最本質的缺陷是不能區(qū)分國內和國外的訂貨。因此,難以辨別新的需求有多少來自國內,又有多少來自國外。
(3)非耐用品部門:與耐用品部門不同,非耐用品訂貨量在經濟周期中幾乎沒有波動,因為這一部門的很多產品被認為是家庭必需品。確實,非耐用品占了整個零售額的63%,其中食品、藥品、紡織品又占了大頭。能引起大規(guī)模價格波動的一種非耐用品是石油,這一商品的成本經常受到地理政治因素的影響。
盡管表2的底部提到了非耐用品訂貨量的總金額,你仍會注意到這里沒有關于非耐用品的進一步分類。所以,你應當去看這份報告的表1(本書未列出),那里還列出了已出貨產品的數(shù)量。
表3按工業(yè)部門統(tǒng)計的生產商未完成訂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