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4節(jié):書包與文具(2)

純粹的七零八零童年回憶錄:絕對童年 作者:黑先生


我的小黑板終于做好了。新軍哥告訴我,在他一年級時,教室里還是石板桌呢,同學(xué)們用石英條在石板上寫字,不用帶小黑板。不過冬天時石板實(shí)在是太涼了。

等油漆干后,我背著漂亮的小黑板去上學(xué)。課下,我在小黑板上畫上棋盤,和艷春玩兒“新媳婦跳井”、“雞毛蒜皮”。有時候還畫簡單的漫畫,其中小老頭兒(鼻子)的畫法口訣是?“一個丁老頭兒(鼻子),欠我倆皮球(眼睛),我說三天還(額頭),他說四天還(嘴)。先還一個蛋(臉),三根韭菜三毛三(頭發(fā)),一個燒餅七毛七(胡了)……”畫小鴨子的口訣是:“今年我上二年級(用2畫出軀干),考試考了大零蛋(眼睛),媽媽打我三巴掌(翅膀),一撅嘴兒(從嘴巴到尾巴構(gòu)成軀干),變成了小鴨娃(腳丫)!”

3 . 文具盒

我的第一個文具盒是鐵質(zhì)的,盒面印著可愛的小動物、背景風(fēng)景秀麗。

打開文具盒,內(nèi)板上印有乘法口訣。盒底墊了張白紙。一個學(xué)期后,盒面卡通畫被刮出了劃痕,鐵絲和轉(zhuǎn)軸有點(diǎn)兒生銹,邊邊棱棱也磨出了白色。為了掩飾這些,我買來很多貼紙。當(dāng)時兩種貼紙畫兒很流行,一是卡通人物:圣斗士、藍(lán)精靈還有唐老鴨等;二是明星劇照:周惠敏、林志穎、四大天王、小虎隊(duì)、鄭少秋、趙雅芝等。我用貼紙將文具盒里里外外貼滿。等這些貼紙也變舊了,就揭下來再貼新的。還有一種帶課程表的貼畫兒受到了廣泛歡迎。

張剛用裝針劑的紙盒當(dāng)文具盒。他爸是醫(yī)生,家里有很多的針劑盒。他用藥用白膠布將盒子貼一遍,這樣可提高盒子的耐用性,不容易裂開。他在紙盒上貼上三道黑膠布,說貼個黑“三”是他的標(biāo)志,他的小名兒叫“三兒”。

新峰哥有一個裝三七片的塑料包裝盒,那是一種塑料蓋上帶著磁鐵的盒子,很適合當(dāng)文具盒用。新峰哥說他可以托人從醫(yī)院里再搞來一個,如果搞到了就送我,讓我等著。結(jié)果我一直沒等到。

五年級時,志強(qiáng)有了一個雙面使用的自動文具盒。紅色的盒子上,正反封面都是圣斗士星矢,右側(cè)有很多紅色按鈕,每按下去一個就會彈出放大鏡、鉛筆刀或小抽屜。在這個文具盒里,志強(qiáng)裝進(jìn)了鋼筆、鉛筆、圓珠筆、自動按筆和蠟筆,三角板、量角器、圓規(guī),全套配置都裝得下。這個文具盒他一直用到初二,直到初二也有同學(xué)羨慕他。

4 . 尺規(guī)

每到開學(xué)前,表姐賀煒艷就會把文具盒整理一番。貼上新貼畫兒,換張干凈的襯紙,把橡皮擦干凈。四年級開學(xué)前,表姐買了一套新三角板、量角器、圓規(guī)和直尺,在文具盒里反復(fù)擺放,終于放平整了。這套裝備中,三角板有兩個,可畫出30度、45度、60度和90度的角。量角器是用來量角的大小的,可用它畫規(guī)定大小的角。這都是四年級期末的必考內(nèi)容。

煒艷姐還有一把10厘米寬的直尺,上面有很多圖形:五角星、橢圓、圓、月形,還有小型三角板和量角器。我的直尺是不透明的塑料尺,正看時圖案是美猴王,斜著看就變成了哪吒鬧海。

小學(xué)畢業(yè)時,表姐送我一套花式尺,還教我畫花紋圖。這個花尺的主模板是兔子形狀,小腦袋,短尾巴,大肚子上鏤空一個大圓圈,內(nèi)壁很多齒輪。附件有許多帶著齒輪的小圓片,上面鏤刻了形狀各異的洞。把兔子模板放在紙上,取一個小圓放在兔肚子里,將圓珠筆插進(jìn)小圓的某個洞,按照逆時針或順時針方向讓小圓輪在大圓圈的齒輪上移動。若干圈后,紙上就出現(xiàn)了美妙的曲線圖。用不同的小圓、選不同的洞,會出現(xiàn)不同的花樣,畫出來的圖形都很漂亮。很神奇!

5 . 鉛筆

上育紅班時大家主要用粉筆寫字。到了一年級,鉛筆的工作機(jī)會多一些。于是一年級的文具盒里,除了粉筆還會出現(xiàn)鉛筆、小刀和橡皮。

每個人都要學(xué)會削鉛筆,這是用鉛筆的基本要求。開始時我常常把鉛給削斷,或削出來的鉛筆頭像牙咬的似的。鵬舉更慘,好幾次削到了指頭,不過這都屬正常。朱喜輝根本不會削鉛筆,于是他姨陳老師就會在課堂上幫他削。女老師幫小同學(xué)削鉛筆的場面——想象一下,很溫馨吧。陳老師心靈手巧,削出來的鉛筆不僅好看,而且方便耐用、不易斷鉛。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