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正座(せいざ/Seiza)

字解日本:食、衣、住、游 作者:(日)茂呂美耶


 

相信有不少人都知道日本人“正座”(せいざ/Seiza,跪坐)的習慣,而且這習慣似乎是日本人的專利。雖然現(xiàn)代日本年輕人從小就過慣椅子或沙發(fā)生活,不過造訪別人家時,若是被請進和室(榻榻米房),除非主人關照說可以改為隨意坐式,否則還是得乖乖跪坐在“座敷団”上。

據(jù)說這種跪坐方式始于室町時代末期,在這之前,日本人的坐法跟韓國人相同,男人是盤坐,女人是豎立單膝半跪坐。后來茶道茶室被設計為很小一個房間,盤坐會碰到鄰人膝蓋,才改為跪坐方式。

另一種說法是,室町時代末期的女人和服下擺變成直筒式,無法保持豎立單膝坐法,于是改為跪坐。但當時跪坐的方式仍只限正式場合或宗教、茶道儀式,直到江戶時代中葉才普及于一般庶民之間。

造訪日本人家和室時,正式禮儀是先在房外跪坐著,雙手平貼膝前,道句 “失禮します”(しつれいします/Shitsureishimasu)再進房。進房后,也得先寒暄幾句才能跪坐在坐墊上。當然啦,熟悉的親朋好友不用講究這么多,不過即便是親朋好友,在進房與出房前也得微微躬身表示禮貌。

這些都是日本式境界通行儀式。日本各地鄉(xiāng)村村境都有“地藏”(じぞう/Jizo)雕像,村人進出時會在地藏菩薩前合掌祈求旅途平安,或報告已平安回來等事。這種習俗縮小至住宅或房間單位,就變成上述那種外國人可能會感到煩冗的禮儀。

不過,這種境界通行儀式并非只有大和民族才有。阿爾卑斯山或安第斯山脈等全球主要山脈山頂都留有許多古代祭奠遺跡。古代希臘斯巴達王(Sparta)善于打戰(zhàn),但每逢遠征時也都會在國境祭拜宙斯神,占卜勝敗。 

只是,將這種境界通行儀式不憚其煩地搬到家中的大概只有日本人吧。韓國人或許也有類似規(guī)矩,不過我不清楚就是了,只知道“正座”坐姿在朝鮮半島似乎是一種犯罪刑罰。

而古代中國人直至漢代仍是席地而坐,這個“坐”,意思便是跪坐。《史記集解》中就說明“坐,跪也”,這點可以在出土的古玉器或陶俑上得到印證。當時的坐姿有跪坐、蹲坐、踞坐等等,而且在所有坐姿中,跪坐最文明。據(jù)說古人下衣是開襠褲,跪坐是為了防止下體露出。到了南北朝,佛教征服中國以后,中國人看到尊貴佛像都坐在某種器具上,這才自西域引進胡床,后逐漸演變?yōu)樽酪挝幕?/p>

日本明治時代的學校教科書甚至將跪坐列為標準坐法,昭和時代中期以后,西化速度比噴射機還快,對習慣了桌椅文化的現(xiàn)代日本人來說,跪坐等于是一種苦行。

然而即便是二十一世紀的今日,有些場合仍不得不跪坐。最普遍的例子就是葬儀,我曾經(jīng)以喪家立場以及吊客立場分別參加過無數(shù)次葬儀,身為吊客立場時還好,頂多跪坐著燒支香而已;但是身為喪家立場時,就得一直跪坐到吊客全部燒香完才能起身。一兩個小時(有時甚至更長)跪坐下來,起身后走路時都會東倒西歪。

不過現(xiàn)代有一種專門用在跪坐時墊在屁股下的小凳子,用這種小凳子跪坐的話,從正面看上去,完全看不出有小凳子輔助。倘若葬儀是在佛教寺院進行,寺院方面都有準備這種小凳子給喪家親戚用;如果喪家選擇公墓方式葬儀,那么通常都是椅子式,喪家與吊客都不用跪坐。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