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六、財?shù)?mdash;—真正的財富是一種內(nèi)心的認(rèn)同(3)

給大忙人看的佛法書2 作者:吳正清


一休的三件曠古寶貝

室町幕府時期,有一位風(fēng)靡一時的小和尚,他的身份非同一般,父親是后小松天皇,母親是天皇的一個妃嬪。他,就是一休和尚,由于母親懷孕期間受皇后排擠,被迫離開皇宮。他五歲時,便被母親送去做一個小和尚,母親希望他能成為一個堪比釋迦牟尼的有為高僧。師父依“欲從色界返空界,姑且短暫作一休”之意為他起名為一休和尚。一休雖是皇族血統(tǒng),但是一直生活在民間,最終不負(fù)母親重望,修成正果。

一日,他被一位將軍請至家中,用茶談禪。期間,將軍一時興起,將家中的古董一一拿出,請一休和尚鑒賞。一休和尚并沒有表示出很欣賞的樣子。將軍有一點(diǎn)受傷:“這些都入不了你的眼嗎?難道你還有更頂級的古董嗎?”

一休和尚很坦然地說:“那是自然?!?/p>

將軍是一個古董收藏愛好者,急問都是哪些。

一休和尚告訴他,一件是女媧補(bǔ)天所用的石塊,一件是歷代忠臣所用的飯碗,還有前代高僧所用的權(quán)杖。

將軍聽了連聲嘖嘖,想據(jù)為己有,便說:“你一個出家人,不會為名利所困,也用不著,不如按友情價賣給我好了?!?/p>

一休和尚爽快地答應(yīng)了,不過他又說:“這些東西皆是世間精品,沒有可觀的價錢是無法割舍的。”

將軍連連點(diǎn)頭,最后以三萬兩白銀的價錢成交。

由于怕夜長夢多,將軍當(dāng)下派自己的貼身侍從帶上白銀陪一休和尚回金閣寺取貨。

當(dāng)著侍從的面,一休和尚拿起一小塊寺門前的鋪路石,平日里喂狗的破瓦碗,以及自己平日里夜用的拐杖,一并交給了侍從。

侍從呆住了,但又不敢問,只好接著,打算回去如實向?qū)④妶蟾妗?/p>

但是一休和尚告訴他,要在一個月之后再向?qū)④娭v明事情的真相。

一個月過去的那一天,將軍帶著侍從,怒氣沖沖地來到金閣寺。

他理論道:“都說出家人不打誑語,你怎可欺瞞我?說什么無價之寶,不過是一些日常俗物?!?/p>

一休和尚保持著參禪的坐姿,不慍不火地說:“現(xiàn)在處處都在鬧饑荒,我用將軍給的三萬兩銀子拿來布施難民,救人無數(shù)。將軍,您說,生命比起古董珍寶來,不是更無價嗎?而且我也是在為將軍積德行善啊?!?/p>

將軍轉(zhuǎn)怒為喜,欣然離開。佛法小竹:

功名利祿四道墻,人人翻滾跑得忙;若是你能看得穿,一生快活不嫌長。

一休和尚救濟(jì)災(zāi)民,不可不謂一種愛心。而散人家財又能讓將軍心甘情愿,可謂智慧。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