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三回 秦可卿死封龍禁尉 王熙鳳協(xié)理寧國府(3)

紅樓夢全解本 作者:裴效維


鳳姐便問道:“什么事?”秦氏道:“目今祖塋雖四時祭祀①,只是無一定的錢糧;第二,家塾雖立,無一定的供給②。依我想來,如今盛時固不缺祭祀、供給,但將來敗落之時,此二項有何出處?莫若依我定見③:趁今日富貴,將祖塋附近多置田莊、房舍、地畝,以備祭祀、供給之費,皆出自此處;將家塾亦設于此。合同族中長幼④,大家定了則例⑤,日后按房掌管這一年的地畝錢糧⑥、祭祀、供給之事。如此周流⑦,又無爭競,也沒有典賣諸弊。便是有罪,己物可以入官,這祭祀產(chǎn)業(yè),連官也不入的。便敗落下來,子孫回家讀書務農(nóng),也有個退步⑧,祭祀又可永繼⑨。若目今以為榮華不絕,不思后日,終非長策。眼見不日又有一件非常的喜事,真是烈火烹油、鮮花著錦之盛⑩。要知道也不過是瞬息的繁華,一時的歡樂,萬不可忘了那‘盛筵必散’的俗語。11若不早為后慮,只恐后悔無益了。”鳳姐忙問:“有何喜事?”秦氏道:“天機不可泄漏。只是我與嬸娘好了一場,臨別贈你兩句話,須要記著?!币蚰畹溃?/p>

三春去后諸芳盡,各自須尋各自門。12鳳姐還欲問時,只聽二門上傳出云板連叩四下,正是喪音,13將鳳姐驚醒。人回:“東府蓉大奶奶沒了?!兵P姐嚇了一身冷汗,出了一會神,只得忙穿衣服,往王夫人處來。彼時合家皆知,無不納悶,14都有些傷心。那長一輩的想他素日孝順,平輩的想他素日和睦親密,下一輩的想他素日慈愛,以及家中仆從老小想他素日憐貧惜賤、愛老慈幼之恩:莫不悲號痛哭。閑言少敘。卻說寶玉因近日林黛玉回去,剩得自己落單,也不和人玩耍,每到晚間,便索然睡了。如今從夢中聽見說秦氏死了,連忙翻身爬起來,只覺心中似戳了一刀的,不覺的哇的一聲,直噴出一口血來。15襲人等慌慌忙忙上來扶著,問是怎么樣了;又要回賈母去請大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祖塋——祖墳,祖輩的墳墓。塋:墳墓。

②供給(jǐ擠)——給個人或集體提供物資、錢財,以供其所需?!豆茏印さ貓D》:“論功勞,行賞罰,不敢蔽賢有私,供給軍之求索?!?/p>

③定見——肯定的見解或主張。

④合同——會同,與別人一起。

⑤則例——成規(guī)舊例。宋·沈括《夢溪筆談·故事二》:“曹郡王以元舅特除兼中書令,下度支給俸。有司言:‘自來未有活中書令請受則例。’”這里引申為規(guī)則、規(guī)矩。

⑥房——指家族的分支。

⑦周流——按序輪流替換。

⑧退步——指后路。

⑨永繼——永遠連續(xù)不斷。

⑩烈火烹油、鮮花著錦——意謂猶如在大火上燒油,在錦緞上繡花。皆比喻家勢顯赫,興旺發(fā)達。

11盛筵必散——語本古諺語“未有不散之筵”,見宋·倪思《經(jīng)鉏堂雜志·卷四·筵宴三感》:“今夫筵宴以酒十行為率……三杯亦散,五杯亦散,十杯亦散,至馀百杯亦散,諺曰:‘未有不散之筵。’”泛喻繁榮興旺的局面不可能永久維持。

12“三春”二句:這是一聯(lián)預言詩。意謂元春、迎春、探春(即“三春”)或死或嫁之后,大觀園中的其他女兒(諸芳)也將各有歸宿,以致風流云散,熱鬧景象將一去不返,賈府也將開始衰敗。

13“只聽”二句——因“四”與“死”諧音,古人以為“四”為兇數(shù),故“云板連叩四下”表示報喪。云板:參見第四回“傳點”注。

14無不納悶——暗指眾人對秦可卿的死亡感到蹊蹺。納悶:懷疑而不解。

索然——毫無興致的樣子。

15“如今”五句——曹雪芹在這里用的是《春秋》筆法:賈寶玉對侄媳秦可卿的死亡如喪考妣,實屬蹊蹺,隱寓二人確有不正當?shù)臅崦陵P系。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