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三回 秦可卿死封龍禁尉 王熙鳳協(xié)理寧國府(5)

紅樓夢全解本 作者:裴效維


對壇按七作好事①。那賈敬聞得長孫媳婦死了,因自為早晚就要飛升②,如何肯又回家染了紅塵,將前功盡棄呢?故此并不在意,只憑賈珍料理。且說賈珍恣意奢華,看板時(shí),幾副杉木板皆不中意??汕裳磥淼酰蛞娰Z珍尋好板,便說:“我們木店里有一副板,說是鐵網(wǎng)山上出的③,作了棺材,萬年不壞的。這還是當(dāng)年先父帶來的④,原系忠義親王老千歲要的⑤,因他壞了事⑥,就不曾用?,F(xiàn)在還封在店里,也沒有人買得起。你若要,就抬來看看?!辟Z珍聽說甚喜,即命抬來。大家看時(shí),只見幫、底皆厚八寸,紋若檳榔,味若檀、麝⑦;以手叩之,聲如玉石:大家稱奇。賈珍笑問道:“價(jià)值幾何?”薛蟠笑道:“拿著一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按七作好事——人死之后,每七日舉行一次祭祀儀式,謂之“祭七”或“做七”,也稱“作好事”。富貴人家要做七個(gè)“七”,即“頭七”(亦稱“首七”)、“二七”至“斷七”,共四十九日,故稱“七七”。關(guān)于“七七”喪禮的來源與用意有兩種說法:一說源于佛教,其用意是為死者祈福免罪,免除地獄之苦,往生天堂。如宋·俞文豹《吹劍錄》:“世俗信浮屠,皆以初死七日至七七、百日,小祥大祥必做場功德,則罪滅升天,否則入地獄?!币徽f源于中國古代的招魂禮,其用意是希望死者魂歸軀體而復(fù)活。如清·錢泳《履園叢話三·考索·七七》:“喪家七七之期,見于《北史》、《魏書》、《北齊書》及韓琦《君臣相遇傳》,又顧亭林《日知錄》、徐復(fù)祚《村老委談》、郎瑛《七修類稿》皆載之,要皆佛氏之說,無足深考。惟《臨淮新語》謂始死七日,冀其一陽來復(fù)也。祭于來復(fù)之期,即古者招魂之義,以生者之精神,召死者之靈爽。至七七四十九日不復(fù),則不復(fù)矣,生者亦無可如何也。此說最通?!币馑际钦f所謂“七七”喪禮,就是喪家請僧道為死者招魂,希望其復(fù)活,至四十九日還不能復(fù)活,則復(fù)活的可能就沒有了,所以不再招魂。“一陽來復(fù)”語本《周易·復(fù)卦》:“復(fù),亨,出入無疾,朋來無咎,反復(fù)其道,七日來復(fù)?!蓖蹂鲎ⅲ骸芭?,謂陽也?!笨追f達(dá)疏:“復(fù)亨者,陽氣反復(fù)而得亨通。”原指天地間有陰陽二氣,每年一到冬至日,陰氣盡,陽氣開始復(fù)生。這里引申為人的靈魂回歸軀體,從而復(fù)活。按:古代確有招魂之禮,而且對招魂儀式亦有規(guī)定,事見《儀禮·士喪禮》:“復(fù)者一人,以爵弁服,簪裳于衣,左向之,扱領(lǐng)于帶,升自前東榮中屋,北面招以衣,曰:‘皋,某復(fù)?!狄掠谇啊J苡煤D,升自阼階,以衣尸?!编嵭ⅲ骸皬?fù)者,有司招魂復(fù)魄也?!贝笠馐钦f擔(dān)任招魂的人(復(fù))用死者的衣服向北連續(xù)三次招死者的魂靈,然后給死者穿上衣服。“七七”的喪禮可能就是從這種古禮發(fā)展而來的。以上兩說皆通,難以軒輊,無非都是寄托生者對于死者的哀思罷了。

②飛升——道教用語。即修煉成仙,飛升天界。漢·王充《論衡·卷七·道虛》:“夫人,物也,雖貴為王侯,性不異于物。物無不死,人安能仙?……(或謂)好道學(xué)仙,中生毛羽,終以飛升……(人)稟自然之性,非學(xué)道所能為也。”

③鐵網(wǎng)山——曹雪芹的原文是“潢海鐵網(wǎng)山”。是曹雪芹虛擬的地名,但有寓意,即“所謂迷津易墮,塵網(wǎng)難逃也”(脂硯齋夾批語)。

④先父——對自己已故父親的稱呼。

⑤親王——明代以前泛指皇帝近支親屬中被封王的人,至清代始成為封號,之前并冠以“忠義”等之類的美稱。千歲——對王公、太子、皇后等的尊稱,表示除“萬歲”(皇帝)之外最高的官爵。

⑥壞了事——這里是指因獲罪而被革去官爵。

⑦紋若檳榔,味若檀、麝——指楠木棺材板的木紋有如檳榔樹皮整齊的花紋,而且散發(fā)出檀、麝的香味。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