潛藏的訊息比說出來的話透露更多的消息,也就是說這些訊息告訴我們要如何解讀我們所聽到的話。說話的人依情況而有不同的表達方式。“我們吃個中午飯吧!”可能是指“我餓了”或“我想再見你”或“請馬上離開,我很忙”,而“我愛你”“我很抱歉”當(dāng)然是有更多的意義。知道對方是誰,可以更容易地解讀潛藏的訊息;懷疑對方的動機,則會把事情弄得更復(fù)雜。
根據(jù)家庭治療的創(chuàng)始者貝特森(Gregory Bateson)所說,所有的溝通都有兩層意義:報導(dǎo)(report)以及要求(command)。報導(dǎo)(或訊息)的信息是經(jīng)由文字傳遞的,而要求(就是貝特森所謂的“后設(shè)溝通”)所傳達的信息,則是依報告被接收的方式及雙方關(guān)系的本質(zhì)來決定。
如果太太指責(zé)丈夫洗碗機內(nèi)的碗只放了一半就清洗,丈夫只說了個“好”字,轉(zhuǎn)頭就走,卻在過兩天后又重復(fù)原來的行為,她也許會因為他沒聽見而覺得惱怒,她所指的是“訊息”本身,但他也許不喜歡所謂的“后設(shè)訊息”(metamessage),比如他不喜歡她像自己老媽一樣老是告訴他該做什么。
在界定人我之間的關(guān)系時,所傳達的信息會依據(jù)我們的動作、臉部表情及語調(diào)來界定。舉例來說,如果把下面這句話的“故意”加重語氣,“你故意這么做的”,就由單純的指責(zé)變成溝通的問題了。一句話的影響力可以因為在不同的用語上加重語氣而有所改變。想一想下面兩句話的不同在哪里:“你是在告訴我這不是真的?”以及“你是在告訴我這不是真的?”(粗黑體字表示強調(diào)語氣)停頓、手勢及注視,都告訴我們該如何解讀已說出來的話。當(dāng)然我們也許不需要用“后設(shè)溝通”這么嚴重的字眼,而誤解是關(guān)于訊息應(yīng)該如何被接收,這也是傾聽發(fā)生問題的一個主要因素。
有一年冬天,我十分努力工作,但是也為自己覺得難過,我寫了一封信給一位很具同情心的友人,在信中我開玩笑地寫道:“我躲到加勒比海一個無人的小島,在白色沙灘上過了兩個星期?!蔽译m然沒有“說”,但是我“寫”了,對方?jīng)]有注意到我信中帶著的“嘲諷”意味,而這封信又沒有包括我說話的語調(diào)變化或臉部表情這些可以讓訊息更明顯的因素。結(jié)果我沒有得到我(間接)期待的同情與安慰,我收到的是一封帶有被激怒意味的短箋,她說“真好!還知道有些人有時間及金錢去放縱自己!”
我們知道自己想要表達的意思,而當(dāng)我們也期盼別人能明白我們要表達的是什么時,問題就出現(xiàn)了。我們又要如何看待我們的溝通呢?是閑聊?剖白?還是情緒宣泄?聽的人不知道我們很煩,需要別人聽聽我們的感受時,我們又要怪誰?
一位女士告訴丈夫,她的老板說了一些讓她覺得害怕的話,也許是她的工作出了狀況;丈夫說不會,他不認為如此,聽起來不像是那個意思,諸如此類的話。當(dāng)她說他沒有在聽她說話,兩個人都發(fā)火了。她氣的是他沒有聽到她的感受,他覺得受傷是因為他的確在聽啊,他只是不了解她到底有多煩而已!
也許對某些人來說,這位女士生氣的理由是很明顯的,也許有朋友會明白她只是要別人知道她的感受,而不是因為丈夫不同意她的看法,但是她沒嫁給這位朋友??!她嫁給了一位不能“自動”了解她想要被聽見的男人(有些人會試著把事情弄清楚:“我在擔(dān)心一些事,我需要談一談?!薄拔倚枰愕慕ㄗh?!被颉拔抑灰懵犖艺f話?!保?/p>
電子郵件讓通訊更便捷,使得人們會經(jīng)由“個人架構(gòu)”(a personal frame of mind)的方式把訊息傳給帶著“生意架構(gòu)”(a business frame of mind)的人。
異地戀愛的男友早上寄給他女友一封郵件,上面寫著:“早安?!碑?dāng)時她在工作,沒有回應(yīng)。他稍后又寄了一封信,詢問一個特殊的問題,然后她回復(fù)了那個問題。他接著回了一封信,對女友稍早連抽出時間響應(yīng)一下“早安”的時間都沒有覺得很受傷。他們在電子郵件中沒有傳達的是:“我在家覺得很孤單,我想你。”以及:“我現(xiàn)在工作很忙,我知道這個周末會與你見面?!迸紶枺ú幌裨S多人所認為的那么頻繁),在溝通中隱含的訊息是要求說話的人做一些事的。一位青少年說:“我餓了。 ”這并不是要聊天而已(一位青少年的胃口可不是無聊的事)。通常人們所說的最重要的隱含訊息是在內(nèi)容背后的“感受”。
小時候,在學(xué)會掩飾自己的感受之前,我們的溝通中充滿掩飾不住的情緒。你不必是一位語言學(xué)家就可以猜出小孩子說話時的感受,就像“有個怪物在我床底下!”或“沒有人要跟我玩!”同樣的情緒也可以有隱含的意味。當(dāng)一位成人說“明天我有個大會議要開”,或“我打電話來是想知道佛瑞德要不要去看電影,但是他沒有回我電話”,有個很有效的方式可以用來改善雙方的溝通:傾聽人們所說的內(nèi)容里隱含的感受。
許多溝通是不明顯的,而且當(dāng)他們是在同一頻道溝通時還會自動解釋。通常所謂的隱含意思就是“大家認為理所當(dāng)然的”,但是對每個人來說都不清楚。如果我們學(xué)會欣賞別人的觀點以及厘清隱含的意義,許多誤解就可以消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