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底線
一、 底線的定義
2002年,美國人托馬斯·弗里德曼看到大量的美國低級產(chǎn)業(yè),外包到不發(fā)達國家,因此充滿激情地寫了一本《世界是平的》,在他的眼里,仿佛人們已經(jīng)可以自由自在地,在世界各地穿行無礙。
但實際上,世界當然不是平的,而是充滿了底線。其中重兵把守的美國-墨西哥邊境,就是一條有形的底線,這條底線保證美國公民可以方便地前往墨西哥,而墨西哥公民卻很難進入美國。
除了國境線外,底線以形形色色的方式存在于人類社會,如法律、道德、宗教信仰、民俗、文化傳統(tǒng)、合同、協(xié)議、承諾、生理和心理極限,等等。
底線通常是指籃球、網(wǎng)球等運動場地兩端的界限。當球一出底線,就意味著一方得分或取得發(fā)球權。
在比賽中,一只網(wǎng)球飛向底線,是一個持續(xù)的量變過程,但當它越過底線的一剎那,量變導致了質變。
底線,就是事物發(fā)展過程中的某個臨界點,超過這一點,量變的事物就會發(fā)生質變,通常這種變化將產(chǎn)生難以控制的狀態(tài)。這有如一個人慢慢走向懸崖邊,當他跨出懸崖邊緣、滑向深淵的那一剎那,就是底線,而滑向深淵相對于在懸崖上走動,自然是一種相對難以控制的狀態(tài)。
當志強廠對打工妹們的工資克扣到某個水準時,打工妹們將辭工或投訴,這個水準也是底線。
在人類的活動中,存在著各種各樣的底線。同時,底線也是不斷變化的。
我們生活在一個充滿底線的世界里,形形色色的自然規(guī)律,構成了人類生存的環(huán)境底線:
如正常氣壓下,水加熱到100度就會沸騰,這是自然底線;
如一般情況下,心跳停止四分鐘后,人體可能由于腦部缺血而死亡,這是人的生理底線。
人的心理承受力則構成了他們的心理底線,越過這條底線,人會精神崩潰。
而在社會中,法律是白紙黑字的底線,而道德則可能更多是約定俗成、大家心知肚明的底線。
案例:中國的富人們?yōu)槭裁磁缕毓夂筒皇苋俗鹁?/p>
"財不露白"是中國的一條古訓。舊時代,自然和法律環(huán)境不良,這條古訓作為富人保全身家的一條要則,是可以理解的。但在當今法制健全的社會,富人們?yōu)楹稳匀慌仑敻黄毓饽兀?/p>
英國青年胡潤在大陸進行"富豪搜索",每年一次出爐財富排行榜,頗為吸引中國民眾的眼球,也引起政府的關注。
2002年的一天,胡潤和助手到北京拜訪一位億萬富姐,該富姐通過公關部負責人回絕了他的請求。胡潤委婉地請對方提供財產(chǎn)方面的資料,負責人又打電話向富姐請示該怎么辦,富姐在電話里下了競底指令,該負責人一放下電話,就讓幾個保安連拉帶拽地將胡潤等人推出公司,其中一個保安狠狠朝胡潤臉上打了一拳,讓這個英國孩子領教了中國功夫的厲害。
另一次,胡潤到東北去拜訪一個富豪,該富豪聽說后,馬上揚言要成立一個抵制富豪榜的敢死隊,讓胡潤知難而退。果然,胡潤的助手發(fā)現(xiàn)有人跟蹤他們,一天在飯店吃飯時,旁邊的客人莫名其妙打起架來,而盤子、碟子卻全都朝胡潤砸過來,嚇得他們趕緊離開了東北。
上海一名富豪知道自己名字上榜后,竟托人告訴胡潤,要干掉他。果然,胡潤很快接到一個神秘電話,自稱是某某富豪的黑道兄弟,惡狠狠地警告胡潤說:"你憑什么把他列入今年的富豪榜?他的背景你調查過嗎?出名不是好事,他不想讓別人知道他是誰,也不想讓人知道他正在干什么。我警告你,兩天之內必須糾正,否則沒你好果子吃。"
另一位富豪聽說胡潤的苦衷后,告訴他:"人怕出名豬怕壯,誰能保證自己口袋里的錢都是干凈的?生財之道經(jīng)不起曝光啊。"
在廣東,胡潤也不受人歡迎,他的富豪榜被稱為"殺豬榜",誰肥先殺誰。不少富人提出"防火、防盜、防胡潤",胡潤更是被列為"中國富豪公敵"。
不少上榜富豪因為欠稅、偷稅、欠債、行賄、違法經(jīng)營等,相繼被曝光,富豪榜也成了"出事榜",周正毅、楊斌、劉曉慶、仰融等上榜富豪,都鋃鐺入獄。
為什么中國的富人們怕曝光呢?
因為,他們是靠競底的手法來聚斂財富的。只要競底,就可能不慎擊穿底線。這種底線可能是政策底線、環(huán)境底線,也許是法律底線,但富人們在自己的勢力范圍內,通常有三頭六臂的功夫和良好的人脈,通過上下打點式的危機公關,總能將事情擺平,把擊穿的底線修補或遮掩好。但如果上了富豪榜或者曝了光,把自己放在聚光燈下,讓全國人品頭論足,那么有些擊穿底線的事就難以遮掩,出事的概率自然高了許多。
這種現(xiàn)代版的"人怕出名豬怕壯",背后正是競底在作祟。
中國企業(yè)的經(jīng)營,存在許多不能言說的底線技巧,自然不能堂堂正正地拿出來,作為眾人的榜樣。競底不可能產(chǎn)生讓人尊敬的企業(yè)家,因為他的成功是難以細究的,從長遠來看,也是不可持續(xù)的。
競底空間
在定義了底線之后,我們很容易給出競底空間的定義。所謂競底空間,就是從目前的狀態(tài)到底線的距離。
當爸爸在自助餐廳的取餐臺旁問:"兒子,你還能吃幾個餃子?"兒子回答說:"撐死也就只能再吃十個了。"那么,這十個餃子,就是兒子目前在自助餐廳存在的競底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