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5節(jié):一、 底線的定義(2)

競底:中國企業(yè)之殤 作者:孫力


當李志強通過研發(fā),將加重塊的成本比其他廠家減少1元時,這寶貴的1元就是他的競底空間,他將針對不同的客戶給予0.01元至1元的價格優(yōu)惠,以獲得不同程度的競底優(yōu)勢。但隨后其他的廠家很快跟進,也同樣將加重塊的成本減少了1元,那么這個競底空間就不復存在。

對中國的企業(yè)家來說,競底空間就意味著他們的生存空間,發(fā)現(xiàn)新的競底空間就意味著找到了新的商業(yè)機會。

作為一名競底企業(yè)家,其核心能力中最關鍵的兩點:

一是敏銳地發(fā)現(xiàn)競底空間,這叫做眼光。而為了發(fā)現(xiàn)競底空間,他們必須時時揣摩底線在哪里;

二是大膽迅速地利用競底空間,這就叫魄力。

在人們吹捧中國優(yōu)秀的企業(yè)家時,這兩個特質是最為頻繁被提及的,而對發(fā)達國家的企業(yè)家,提得最多的卻是夢想、理念、商業(yè)模式,他們往往先夢想空中有一個美麗的城堡,然后在它下面一直把基礎打上去;而競底企業(yè)家們是先看見別人建好了一個美麗的城堡,而自己總想如何偷工減料地建一個差不多類似的城堡。

競底組織的個體

在競底組織中必然存在著相互博弈的兩方,其中,強勢的一方作為打到底線的角色,成為競底者;而弱勢的一方,則被對方打往底線,成為被競底者。

在李志強的工廠中,大量延長加班時間顯然是一種競底,在這個競底活動中,李志強是競底者,而打工妹們則是被競底者;對喜歡血尿哲學的郭臺銘來說,他本人是競底者,而他手下的員工則是被競底者;有時競底發(fā)生在同一個人身上,這時雖然競底組織的個體只有一個,競底者同時也是被競底者,但我們可以將這同一個人"一分為二",因為他的內心存在著不同的欲望,這時的競底就是不同欲望之間的搏斗,其中由強勢欲望扮演競底者的角色,而弱勢欲望則充當被競底者。

例如一個面臨高考的高三學生復習到凌晨一點,但他迫于想考出好成績的壓力(強勢欲望),只有壓制想早點睡覺的念頭(弱勢欲望),咬著牙再復習一個小時,這就是發(fā)生在一個人身上的競底。

競底的兩種形式

按照競底的對象不同,競底可分為對外競底和對內競底。

對于競底者而言,人生最重要的事情,除了懂得何時抓住利益外,還要懂得何時放棄利益。

何時抓住利益就是對外競底,何時放棄利益就是對內競底。

顧名思義,對外競底是競底者將壓力施加于外部被競底者,將他們打往底線;而對內競底則是競底者將自己打往底線,此時,競底者又是被競底者。

對外競底是控制別人的藝術,以直接的方式謀取利益;而對內競底則是順從別人的藝術,它是謀求利益的間接途徑。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