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膚需要用“對”藥
不少人認為,價格昂貴的藥必定是好藥,于是不管什么情況總是優(yōu)先選擇所謂的“好藥”,其實,這是認識上的一種誤區(qū)。面對眾多皮膚病患者濫用藥物,使藥毒經皮吸收產積累,形成長期危害的情況,我們應該采取的措施就是舍棄所謂的“好藥”觀念,選擇合適的藥物和使用方式,具體應該注意一下幾個方面:
1、 對癥下藥
如果想盡快治好皮膚病,并且最大限度地減少副作用,最好的辦法就是根據病情對癥下藥。敏感性的皮膚應該選用性質溫和、濃度相對較低的藥物,最好避免使用刺激性強的藥物。由于細菌和真菌感染導致的皮膚病則應該使用抗菌藥物。
2、 認清個體差異
人與人的體質是有差別的,即使同一個人不同的身體部位也不一樣,因此不同條件下藥物會有不同的反應。相對來說,面部、頸部、四肢屈側的皮膚比較細嫩脆弱,應選用性質比較溫和的藥物。
3、 正確使用藥物
為了在治療皮膚病的同時盡可能減少副作用的發(fā)生,應該注意控制總量和療程,連續(xù)使用皮膚藥物的時間不宜超過3個月。此外,還可與其他外用藥如維甲酸、焦油類藥物、維生素類等聯合或交替使用,這樣能夠提高療效并減少各自的不良反應。
發(fā)生接觸性皮炎常與藥物的基質有關,可換用另外的品種,最好先在一個小的范圍試用1至2天以明確是否有過敏反應。用藥過程中要注意觀察,一旦發(fā)生副作用應立即停用并到醫(yī)院就診進行對癥處理。
4、 慎用激素類藥物
激素類藥物并不是治療皮膚病的萬能藥,如果使用不當,稍有不慎就會誘發(fā)激素依賴性皮炎。常用的氟輕松、地塞米松等激素類藥物對接觸性皮炎、神經性皮炎等很有效,特別是由發(fā)炎因起的皮膚瘙癢,但是某些感染性皮膚病卻絕對不能用此類藥物,否則不但無效,還會使人體局部抵抗力降低,令病情加重。
警惕外用激素
很多人都有這樣的習慣,只要哪里癢,就會買一些軟膏來擦一擦。其實,這是不正確的做法,如果用錯了藥,反而會加重病情。再者,這些激素類的外用藥,長期使用會經過透皮吸收進入人體,殘存在皮下組織或者進入血液循環(huán),可能引發(fā)類似于全身用藥的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