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精彩選載(3)

理想藏書 作者:(法)皮埃爾·蓬塞納


《米夏埃爾·科爾哈斯》(小說,1805). [德國]海因里希·馮·克萊斯特. Heinrich von Kleist16世紀(jì)時一個商販面對不公平的社會奮起反抗的苦難經(jīng)歷。米夏埃爾·科爾哈斯起義后聲勢威猛,震驚官府。后來他被捕,雖有路德的調(diào)解,仍遭殺害。這一史實在克萊斯特筆下成了文體結(jié)構(gòu)俱佳的力作??巳R斯特還寫有《洪堡王子》。他無疑是浪漫派作家中最現(xiàn)代的一個,卡夫卡十分欣賞他的作品。

· 楊武能選編《克萊斯特作品精選》,譯林出版社,2007.

《魔山》(小說,1924). [德國]托馬斯·曼. Thomas Mann漢斯·卡斯托普到達沃斯的一家療養(yǎng)院探望表弟,打算逗留三星期,他被當(dāng)?shù)氐哪Ч脂F(xiàn)象、疾病與死亡迷住。最后他七年后才離開達沃斯,而且是上前線參加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戰(zhàn)爭的硝煙象征性地給這部時間小說、世界末日小說和死亡小說畫上了最終的句號?!赌健房胺Q是20世紀(jì)最偉大作家之一的杰作。

· 錢鴻嘉譯《魔山》,上海譯文出版社,2007.

《沒有個性的人》(小說,1930—1943). [奧地利]羅伯特·穆西爾. Robert Musil這部未完成小說的背景是1914年前的奧匈帝國?!皼]有個性的人”烏爾利希試圖以一系列旨在了解社會一切領(lǐng)域的實踐活動來構(gòu)建自己的一生。這是奧地利貴族、上層資產(chǎn)者和知識階層的一幅風(fēng)俗畫,同時也是對我們所處時代的一紙檄文,可算是20世紀(jì)三四部巨作中的一部。

· 張榮昌譯《沒有個性的人》,作家出版社,2000

《馬爾特·勞里茨·布里格紀(jì)事》(日記體小說,1910). [奧地利]萊納·馬利亞·里爾克. Rainer Maria Rilke“人們到這個地方真的是來活嗎?我寧愿相信他們是到這兒來死的。”馬爾特·勞里茨·布里格其實就是里爾克本人。他在日記中描繪了巴黎的真實面貌,五光十色的都市景觀在小說中以往昔回憶與未來夢幻的形式顯現(xiàn),雜糅以對死的恐懼與創(chuàng)造的痛苦感觸。里爾克的另一部作品《杜伊諾哀歌》也很值一讀。

· 曹元勇譯《馬爾特手記》,上海文藝出版社,2007.

《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散文詩,1883—1885). [德國]弗里德里?!つ岵? Friedrich Nietzsche在哲理詩的形式下,查拉圖斯特拉這個無所不在的先知闡述了“超人”和“萬物永遠(yuǎn)還原”的學(xué)說。尼采承認(rèn)此書為視覺幻象啟迪所寫。也正是此書使大哲學(xué)家尼采同時成了德語文學(xué)的一位大使。

· 楚圖南譯《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尼采著作選譯》,湖南人民出版社,1987徐梵澄譯《蘇魯支語錄》,商務(wù)印書館,1992尹溟譯《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文化藝術(shù)出版社,1997錢春綺譯《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三聯(lián)書店,2007黃明嘉譯《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漓江出版社,2007楊恒達譯《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譯林出版社,2008孫周興譯《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拉德茨基進行曲》(小說,1932). [奧地利]約瑟夫·羅特. Joseph Roth在一種帶有象征和嘲諷意義的軍隊進行曲的主調(diào)節(jié)奏下,小說通過馮·特羅塔一家人的典型命運描述了奧匈帝國的衰落與滅亡。布洛赫所言的“歡快的啟示錄”啟發(fā)出羅特的這部代表作。1939年,這個奧地利猶太作家在巴黎死于貧困。

· 關(guān)耳、望寧譯《特羅塔家族》,陜西人民出版社,1987

前25種.

《心煩意亂》(小說,1967). [奧地利]托馬斯·伯恩哈德. Thomas Bernhard少年主人公長年跟隨他的父親行醫(yī),觀察著奧地利阿爾卑斯地區(qū)的社會。疾病、瘋狂、孤獨與自殺是托·伯恩哈德作品的日常主題。

· 馬文韜譯《歷代大師:伯恩哈德作品選》,三聯(lián)書店,2008.

《柏林,亞歷山大廣場》(小說,1929). [德國]阿爾弗雷德·德布林. Alfred D.blin小說講述了一個人和一個城市:勞動者弗蘭茨·畢伯科普夫兩次大戰(zhàn)之間在柏林的經(jīng)歷。德布林的作品的構(gòu)思和寫作技巧使人聯(lián)想到多斯·帕索斯的《曼哈頓中轉(zhuǎn)站》。

· 羅煒譯《柏林,亞歷山大廣場》,上海譯文出版社,2008.

《一個無用人的生涯》(小說,1826). [德國]約·馮·艾興多夫. Joseph von Eichendorff大自然、藝術(shù)、愛情和陽光明媚的意大利是這部歷險記的主要色彩。作者的藝術(shù)歌曲同樣也很有名,并由舒曼譜成曲。

· 韓瑞祥注釋《一個無用人的生涯》,外語教學(xué)與研究出版社,1997.

《艾菲·布里斯特》(小說,1896). [德國]臺奧多爾·馮塔納. Theodor Fontane這部自然主義小說描繪了波羅的海沿岸社會。今日有酒今日醉的艾菲·布里斯特偷情引起丈夫的嫉妒的決斗,導(dǎo)致了情人之死。世紀(jì)末的普魯士社會在幽默的風(fēng)格中得到現(xiàn)實反映。

· 韓世鐘譯《艾菲·布里斯特》,上海譯文出版社,1980.

《鐵皮鼓》(小說,1959). [德國]君特·格拉斯. Günter Grass奧斯卡在三歲時決定停止長高,他總背一只鐵皮鼓玩,并有一副功能特異的嗓子。讀者隨著他的鼓聲和嗓音經(jīng)歷動蕩不已的時代??胺Q拉伯雷再世。

· 胡其鼎譯《鐵皮鼓》,上海譯文出版社,2007.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