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任向來都是與機會攜手而行的,它們是成正比的關系,沒有責任就沒有機會,責任越大機會就越多。如果你是一個負責任的員工,那么問題就絕不會長期存在于你的面前;如果你是認真的員工,那么失敗也絕不會長期地把你死死纏繞。方法總比問題多,責任加上認真,天下就再無難事。
“這不是我的錯”“我不是故意的”“本來不會這樣的,都怪……”“沒有人不讓我這樣做”“這不是我干的”等等。當一個人說“這不是我的錯”時,表明他在全盤否認自己的過失;當他說“我不是故意的”時則表明他在請求寬恕,是通過表白自己并無惡意而推卸掉部分責任;而“這不是我干的”是對責任最直接的否認;至于“本來不會這樣的,都怪……”則是憑借擴大責任范圍而推卸自身責任。
也許,逃避可以讓你暫時安全脫身,但喜歡逃避的人注定很難在工作中獲得好的業(yè)績。因為,你的心靈會被逃避的思維慣性所麻痹。同時,逃避更是對困難的懼怕,是對希望的退縮。逃避是一種心理障礙,如果我們能夠善待自己、接納自己,并不斷克服自身的缺陷,逃避心理就可以被征服。
吳斌在一家日用品公司做業(yè)務員,最近公司需要建立一個網(wǎng)站,建立網(wǎng)站要克服大量技術上的困難,而網(wǎng)站的欄目和內容設置又牽涉到大量的商業(yè)問題。很多人看到老板一籌莫展的樣子,都置之不理,因為這事責任重大,萬一有什么閃失誰都擔當不起,很多員工都找借口推掉了。
可是吳斌卻自告奮勇地說:“讓我來試試吧!”他想,自己在業(yè)務方面有經(jīng)驗,對于自己壓根不懂的技術活,可以看一些計算機方面的書籍。接手之后,吳斌一邊學習計算機知識,一邊整理商業(yè)銷售資料,并不時地向專家請教。吳斌對工作認真負責的態(tài)度在這次工作中也突出地表現(xiàn)出來了。
網(wǎng)站終于做好了,雖然不是非常令人滿意,但是老板對他還是大加贊揚,并提升他做了公司的業(yè)務部主管。老板說:“吳斌把公司的事當成自己的事。敢于承擔責任,是值得公司重用的人?!?/p>
吳斌在工作中,能夠勇于承擔責任,讓老板看到了他的認真勁兒和干勁,他也因此從一名小小的業(yè)務員被提拔到了公司的業(yè)務部主管??梢?,員工要想在職場上有所作為,就要敢于承擔責任。
任何一個企業(yè)里的領導者都清楚,能夠勇于承擔責任的員工、能夠真正負責任的員工對于企業(yè)的意義。問題出現(xiàn)后,推諉責任或者找借口,都不能掩飾一個人責任感的匱乏。這樣做的結果最終會讓你無法晉升,甚至將會喪失工作的機會。
一個在工作中敢于承擔責任的人,一定會被老板或自己的上司器重。因為他們知道,只有敢于承擔責任的人才會盡最大努力把工作做好。經(jīng)驗不足可以培養(yǎng),工作中有了失誤可以糾正,然而一個沒有責任心的人永遠都不是一個好的員工。相信所有的領導和上司都不喜歡愛逃避的人。
敢于承擔責任的態(tài)度與行為會對周圍環(huán)境產(chǎn)生積極的影響。面對責任與困難,不但要敢于承擔,而且還要敢于承受相應的責備與贊揚。如果自己已經(jīng)盡力了,就可以通過事實來駁斥別人對自己的指責。但是,如果自己真的有責任,就應該接受別人的責備。如果自己確實沒有完成任務,辜負了同事的信任,也不能對自己的同事或朋友撒謊,因為這樣會使你們的關系受到嚴重破壞。
責任可以提升我們的能力,能讓我們獲得更多的、充分發(fā)揮的機會和空間。在我們施展自身的過程中,我們也會得到領導、同事更多的認可。一個有責任心的員工,領導更愿意任用他,更愿意給他成長的機會。認可可以換來機會,機會可以換來能力,能力又帶來了財富和職位等。在這種螺旋式的上升循環(huán)中,一個人的能力和價值都在不斷地增長。
然而,在現(xiàn)實中,很多人卻愿意只做自己的事情,即使領導或老板要自己做些分外的事,第一時間想到的都是這些分外的工作能否轉化為工資。這種被動的心態(tài),不會讓他們積極主動地去承擔一些工作。在他們看來,做的工作越多,承擔的責任也就越大越重,一旦做不好就會帶來更多的麻煩。因此,對于工作上的事情,能推的就推,能拒絕的就拒絕,他們不想給自己增添多余的負擔。
不去主動負責,不愿更多地承擔,這樣的員工在工作上只會原地踏步,或者被更積極主動的同事超越。責任就是在這多一次的承擔和負責中,讓人不斷進步。那些在工作上更出色的人,是因為多一份承擔,也就多了一份機會。無論是位高權重的領導還是普普通通的員工,都要有這樣的責任意識。不愿負責是對工作的一種逃避,不負責任;缺少責任意識則是對責任,對自己的一種逃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