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鼓起勇氣上臺演講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 作者:(美)海倫·凱勒


我一想到聽眾有許多跟我一樣不幸的人時,就極力想法安慰、鼓勵他們。

剛學會說話時,我還不太敢出外演講,因為往往不知道說些什么才好。不過,每當我演講時,總有來自各個階層的聽眾,有老人,也有小孩,有富翁,也有窮人,乃至于盲、聾、啞等種種身體上有殘障的人。我一想到有許多聽眾跟我一樣是不幸的人時,就極力想法安慰、鼓勵他們。

由于我與老師很受歡迎,因此我們才有勇氣開始到各處去演講。

莎莉文老師是一位天生的演說家,她生動的描述,常令聽者深受感動,尤其在聽完老師如何苦心教導我的過程后,每個人都不禁為之動容。莎莉文老師的演講通常需一個小時左右,這時我就默默地坐在一旁閱讀隨身帶來的盲文書籍。

老師講完就輪到我,有人會來引領我上臺。我首先以手指放在老師的口唇上,向臺下的人證明我可以經(jīng)由老師的嘴唇的動作知道她在說些什么,然后我就開始回答聽眾提出來的問題。通常,我都乘機向他們表示,只要有信心、恒心與毅力,人類的潛能往往能達到某種我們難以想象的程度。同時,我也說明人類應該互助合作的道理。

令我著急的是,自己雖然經(jīng)過一段時期的巡回演講,可是在說話的技巧上并沒有太大的進步。我自我感覺發(fā)音不夠準確,以致有時聽眾根本不知我在說些什么。有時,說到一半時會冒出怪聲,或者單調或者低沉。我一再努力想改善,但始終無法發(fā)出清脆悅耳的聲音來。

每當我想強調某句話,讓聽眾都能聽清楚時,我的喉嚨更是跟我作對,舌頭也變得不靈光,幾乎發(fā)不出聲音來。這時,我當然又緊張又著急,可是越急就越糟,別提有多狼狽了!在這種情形下,我總會想到自己的演講是多么糟,而且相信只要現(xiàn)場有一點兒聲響,我的聲音就會被完全掩蓋,因此感到非常不自在。也因為如此,當我感覺場內有椅子移動或場外有車子駛過的聲音時,就情不自禁地焦躁起來。

令我感動的是,聽眾總是非常耐心地從頭聽到尾。每當我講完以后,不論聽懂多少,總是報以最熱烈的掌聲,有些人還特地上前來鼓勵我。

我的演講固然是十分笨拙的,不過莎莉文老師的演講相當精彩,她多半是向大家講述教導我的過程,由于她的口才很好,因此每個人都聽得津津有味,有時連我都被老師的演講內容所感動,甚至忘了拍手。

起初,我們只在新英格蘭及新澤西州附近演講,后來就逐漸擴大范圍到較遠的地方去。

1913年,我們前往華盛頓演講。當我們抵達華盛頓時,正值威爾遜總統(tǒng)就職典禮前夕,所以聯(lián)合通訊社便囑托我將總統(tǒng)就職典禮的盛況報導給讀者們,于是我得以親歷典禮的整個過程。

典禮舉行的當天,是一個多云的日子,陰天是閱兵最理想的天氣。這一天,華盛頓市區(qū)內熱鬧非凡,大家都往高處跑,希望能找到一個觀看閱兵的最佳位置。行進中的軍隊,雄赳赳氣昂昂,兵士個個都精神抖擻,令觀眾的精神也為之一振。軍樂隊走在了最前面,奏著雄壯的進行曲,一切是如此熱烈、歡欣,我當時不禁想著:“希望這些可愛的年輕軍士們不要卷入殘酷的戰(zhàn)爭中,他們只要身著整齊漂亮的軍服,對著總統(tǒng)敬禮就好了。”

不料,沒有多久,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爆發(fā)了。我反對戰(zhàn)爭,但是我卻毫無辦法!是的,我哪有能力去阻止呢?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