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5.“背而譽之”和“少而施之”

張口閉嘴的學(xué)問 作者:忠實


在人際交往中,真誠、慷慨地贊美別人,是贏得友誼、信任、融洽關(guān)系的良方。領(lǐng)導(dǎo)者如果能對自己的下屬多贊揚而少吹毛求疵,就更能激發(fā)下屬工作的熱情。

真誠地贊賞別人,是一種美德,也是一種處理人與人關(guān)系的潤滑劑。但時常會有這種情形,我們其實是很想贊美某人的,但我們怕被對方誤解為“灌米湯”、“拍馬屁”,我們的贊美之詞在嘴里轉(zhuǎn)了半天,到底還是咽下去了。

也有一種情況,就是對方并不是個喜歡恭維的人,至少從表面上看是如此。他說他最瞧不起逢人說好話的人,他永遠歡迎批評他的人。對這種人,在沒有真正了解他之前,不要輕易相信他的表態(tài)。即便他真是如他所宣稱的那樣,你也不要忘了:他也渴望被肯定。

我們的確想通過真誠的贊揚加深同對方的感情,但我們遇到了來自自身或?qū)Ψ降碾y題。如何解決?聰明的古人已告訴我們了,那就是“背面譽之”,或者叫“背后鞠躬”,就是裝作無意地向第三者或在對方不在的場合來贊揚對方。這種贊揚一般都會傳到對方那里。對方因為是間接聽到,所以他不會懷疑你的真誠。他知道你對他的友善和評價,他自然會在以后和你在感情上接近。這也使你避免了當面難說出口的窘境。

當面夸人,不如背后夸人,被夸的人會更加受感動。想想我們自己小時候,偶爾聽到父母在我們背后夸我們,我們是多么驕傲!

“背而譽之”,也是緩解緊張的人際關(guān)系,甚至化敵為友的一種有效策略。

有一次,有人告訴林肯總統(tǒng),國防部長斯坦頓曾罵他是個該死的傻瓜。傳話人也許說的是實情,也許是撥弄是非。林肯聽了,并沒有發(fā)火,而是漫不經(jīng)心地說:“如果斯坦頓說我是個該死的傻瓜,那我很可能是的。因為他辦事一向認真,他說的話十之八九是正確的?!边@話很快傳到了斯坦頓那里,他極為感動,馬上到林肯面前表達了崇高的敬意。

德國的鐵血宰相俾斯麥為了消除一個屬員對他的敵意,便有計劃地在別人面前稱贊這個屬員。他知道,他所說的話一定會被別人傳給那個屬員。有人這樣評論俾斯麥的做法:“這種馭人術(shù),是一種至高的技巧。在人背后稱贊人,這個方法在各種恭維的方式中,算是最使人高興,也最有效果的了。”

在人際交往中,免不了會有人向你提出一些要求,例如朋友借錢,下屬要求加薪,親戚要求周濟,等等。你應(yīng)當在你實際的承受能力和他要求的合理限度內(nèi)去滿足他的要求,必要時你給予他的還要適當少一些,而不能“多多益善”。也許你是好意,給予對方的比對方要求的多,但很可能產(chǎn)生反作用。對方會覺得來得容易,就不會珍惜你的給予,反而拿你當“冤大頭”。因為對方的欲望如果放大,再提出更高要求,你就會很被動。給吧,你會覺得對方在利用你的好心;不給吧,有可能結(jié)下疙瘩,反目成仇。古人以其處世經(jīng)驗提醒:多施不如少施。其中滋味,值得我們細品。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