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馬未都:幸福需要饑餓感

幸福在哪里?60年百位中國人的幸福記憶 作者:樊鵬


生于1950年代。

收藏家,觀復博物館創(chuàng)辦人。

早年下過鄉(xiāng),插過隊,當過機床銑工。1969年的時候,馬未都兄妹三人跟著父親登上了北去的列車,啟程前往黑龍江省寧安縣的空軍“五七干校”?!皠偟綎|北的時候,常常會挨餓。因為在北京都是自家做飯,油鹽總是有的,但吃‘干?!程茫紫染褪侨庇托?。那時候什么都想吃,但什么都吃不上。”馬未都回憶說,“日積月累中逐漸形成的那種餓的感覺,是今天的孩子們所無法體會的。”也許正是充滿了這樣的饑餓感,只有小學四年級學歷的他,終日浸淫于文章典籍之中,成長為博古通今的收藏大家。

最愛吃小豆冰棍

小時候吃的東西種類少,所以特別愛吃冰棍。那時候賣冰棍還是走街串巷地賣。我們只要聽見他嚷嚷,就管家長要錢去。有時候父母高興,會給你三分錢、五分錢,然后自己跑去買。當時冰棍都非常簡單,就是長方形的。三分錢的一般都是紅果冰棍,含糖量比較低,比較酸,很硬。一般情況下,它很長時間都不會化掉。五分錢的冰棍一般含糖量高一點。最貴的冰棍現(xiàn)在還有,叫雙棒。我們小時候叫鴛鴦冰棍,是加奶油的,我印象中好像是兩毛錢一根。那種冰棍家長偶爾會買一回,不會隨便買。我們小時候,冷食僅限于冰棍。印象中,我最愛吃的是小豆冰棍。天熱的時候,吃上一根,真的是很幸福的事情。

爆米花的樂趣

我們小時候還有一個樂趣,就是看人家爆爆米花。一開始不敢湊前——聲音很大,就看他加一點煤加一點炭之后搖。到一定程度了,他拿一個有橡皮口的大袋子,套在爆爆米花的罐子口上,一開。突然一聲巨響,響聲傳得很遠。米花全爆在袋子里面,你就拿盆接著。

那時候我們常吃爆米花,為什么呢?因為它簡單。你從家里拿碗米就行(我們那時候爆玉米花很少,大部分都是爆米花)。就是從家里拿一碗米,其實也用不了多少。就是一小碗,爆一大堆回來吃。如果喜歡吃甜的,就往里面加一點糖精。我印象中,爆那么一鍋,一毛錢幾分錢就夠了,很便宜。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