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于1980年代。
作家。
張悅?cè)粡?4歲開始發(fā)表文學(xué)作品,19歲的時候獲得第三屆“新概念作文大賽”一等獎。相對于70后的激情澎湃,精神上的孤獨似乎是整個80后的一個格外明顯的特征。因為他們沒有兄弟姐妹,沒有一個大家庭?!拔覀儾荒芟裎覀兊母篙吇蛘咦孑吥菢釉谕淮狈孔永锝K老,我們不能像他們一樣擁有那么綿長的朋友。”張悅?cè)灰餐瑯痈惺艿搅诉@種孤獨。孤獨中,她開始感悟:“彼時我在和我的孤獨作戰(zhàn),而你正和你的孤獨對峙。我們忽然被打通了。孤獨,原來也可以是一座鵲橋?!币驗楣陋殻瑥垚?cè)婚_始寫作,因為孤獨,80后開始學(xué)習(xí)分享:“青春會因為孤獨留下劃痕,這不是微風(fēng)拂面的感覺,而是會有一種刺痛。當(dāng)你學(xué)會了分享,就能釋放掉一些曾經(jīng)難以接受的深刻的感悟。”
渴望伙伴的童年
童年是人的一生中最無憂無慮的時期。作為80后的年輕人,我覺得我們這代人童年的幸福是:我們是獨生子女。但話說回來,我們同時又會有一種很強(qiáng)烈的孤獨感。因為這種孤獨,所以我們更渴望伙伴。跟周圍的孩子一起玩的時候,覺得特別珍貴。那些時光會讓我們記很久,比如捉迷藏、扔沙包那些游戲。
我是在山東大學(xué)家屬院里長大的。在我記憶里,家屬院就像一個小世界,在那里有很多很多的孩子。因為父母下班都比我們放學(xué)晚。所以我們在家屬院里會玩很久的游戲。如果我最后一個回家,就會纏著其他的小朋友,不讓他們走,希望繼續(xù)玩下去。我小時候很外向,是個活潑的孩子。
我和小朋友們最喜歡玩的就是“過家家”。我相信很多小孩子都有這種記憶。像一個成人一樣對一個家庭負(fù)責(zé)。分別打扮成“爸爸”“媽媽”“孩子”,然后做飯。做飯往往是拿一些樹葉磨成粉,包起來像糕點一樣,還有餅、包子這樣的。還要準(zhǔn)備很多種食物,很豐盛的樣子,然后覺得自己很能干。一個小孩子迫切想要長大,迫切想要加入成人世界,希望能夠擔(dān)當(dāng)自己的責(zé)任,真的很有意思。
然后還有很多拍手游戲,游戲當(dāng)中的歌謠我記得很有意思。當(dāng)時1983年版的《射雕英雄傳》風(fēng)靡,所以有很多關(guān)于郭靖、黃蓉的兒歌。對這個我印象也比較深。
小朋友之間偶爾也會分享一下自己的零食。我記憶中的零食就是江米條、江米棒那種。當(dāng)然那東西也不是在全國流行,但我相信北京的孩子都會有很深的記憶。再就是大大泡泡糖,還有跳跳糖——在嘴里跳來跳去的那東西,我覺得很神奇。好像一夜之間,出現(xiàn)了這些只能在童話里聽到或者看到的東西。讓你覺得世界變化突然開始多起來,開始快起來。
和洋娃娃一起長大
如果用一個詞來形容80后這一代人的話,我覺得是“孤獨”這個詞。因為沒有兄弟姊妹,他們確確實實是一個人長大的。所以我們這一代的女孩子更多的時間是在家里跟洋娃娃玩。我很喜歡洋娃娃。我有那種把這個“女孩”打扮漂亮,然后陪“她”一起成長的快樂。我父親出差我就纏著他,讓他回來的時候,必須給我?guī)б粋€洋娃娃回來。所以那時候我有很多天南海北帶回來的洋娃娃。我會給“她們”排座,而且很喜歡給她們穿不同的好看的衣服。像很多女孩子一樣,睡覺的時候把洋娃娃從這邊圍一圈到那邊,然后自己睡中間。她們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名字。而且我會覺得,我有一種要照顧她、要陪伴她的責(zé)任感。我小時候就是很標(biāo)準(zhǔn)的那種女孩子。
家庭格局對80后來說非常小,在他們眼中,再也沒有四世同堂大家庭的概念。在三人的小家庭中,他們是唯一的孩子,同時,因為他們代表了這個家庭的希望,所以會感覺到父母,包括家里的爺爺、奶奶所有人都好像在后面注視自己,希望自己跑快一點、跑遠(yuǎn)一點。我覺得這種期望感特別強(qiáng)烈。80后其他的關(guān)鍵詞還有日新月異。我們的成長軌跡中,你會覺得那么多新鮮的,剛剛出現(xiàn)的東西投入你的視野,然后進(jìn)入你的世界。我們這代人確實見證了很多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