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幸福背景板·歌曲(2)

幸福在哪里?60年百位中國人的幸福記憶 作者:樊鵬


《一分錢》

今天,一分錢的硬幣已經(jīng)退出了流通市場,然而,《一分錢》的歌曲卻讓人自覺或不自覺地哼唱。它讓我們回到一個純真的年代。

1933年,潘振聲出生于上海。他是蒙古族人,在上海一所小學當音樂教師和大隊輔導(dǎo)員。20世紀50年代,為了響應(yīng)黨的號召,潘振聲選擇了去寧夏當老師。在寧夏,他的腦海里經(jīng)常會浮現(xiàn)出孩子們可愛的笑臉。孩子們排隊回家時,看到學校門口維持秩序的警察叔叔,經(jīng)常是走出了十多米,還不時回頭叫“叔叔,再見”。孩子們撿到鉛筆、橡皮和硬幣等物品都會上交給老師。他辦公桌上放大頭針的小盒子,經(jīng)常放滿了孩子們交來的找不到失主的東西。這一幕幕情景經(jīng)??M繞在潘振聲的心頭,也就在那時候,他萌發(fā)了為孩子們寫歌的念頭。

1964年的一天,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小喇叭》節(jié)目組向潘振聲約稿,請他寫一首贊揚“好孩子”的歌。收到約稿信后,潘振聲很快又想到那些溫馨的場面。此時正是硬幣在社會上大量流通的時候,他聯(lián)想到孩子們的拾金不昧和回家時與警察叔叔告別的情形,便創(chuàng)作了歌曲《一分錢》。

這首歌借用了滬劇常用的旋律,在中央人民廣播電臺播出后,立即引起了廣泛的影響,被各個不同時代的孩子傳唱。潘振聲也因此被人們稱為“一分錢爺爺”。

那時候就是這樣的思想,沒有想過占便宜什么的,思想很單純。

項蘇云(生于1930年代,項英之女,

中國科協(xié)青少年科技中心負責人)

我把爸爸媽媽給我的一毛錢交上去了,說是我撿的。因為大家都做好事,你必須也要做。

毛衛(wèi)寧(生于1960年代,導(dǎo)演)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