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幸福背景板·零食(1)

幸福在哪里?60年百位中國人的幸福記憶 作者:樊鵬


爆米花

“砰——”一聲巨響,一陣白煙,雪白的米粒、金黃的玉米變成蓬蓬松松的米花。這大概是很多人都有印象的事。

常常是在午后或者傍晚。胡同口、弄堂口就會出現(xiàn)這么一個人,他挑著或者用小車推著一大堆的器物:一墩矮矮的火爐、一架木制的風箱、一個長布條口袋以及一個肚子肥碩的黑色爆米花機。

他總是挑選一個背風向陽的角落,把這些東西卸下。然后,悠然地在四周尋上一些雜草、樹枝,再把雜草、樹枝和著煤塊一起塞到爐子里,點燃爐子,拉動風箱。隨著風箱“呼哧呼哧”地翕動,爐子里的火也旺盛起來。

這時候他的旁邊已經圍了不少端著大米、玉米的小孩或者大人。崩爆米花的人不需要任何吆喝和宣傳,他出現(xiàn)的地方就是孩子們的焦點,而且背后總是排著一條長長的端著一碗大米或者玉米的隊伍。

崩米花的人接過他們的米,把它們倒入爆米花機,加上少許糖精,蓋嚴;把爆米花機放在爐上轉動起來,一邊拉動風箱;轉動數(shù)十個來回后,他停了下來,把爆米花機移開爐子,口對準那個長布條口袋;左手拎著機器,右手拿著一截鋼管,用力一撬?!芭椤币宦暰揄?,一鍋米花就爆好了。孩子們所有的期待和幸福幾乎都在這一聲巨響中。膽大的站在旁邊捂著耳朵聽,響過之后就立刻跑過去,撿落在地上的米花。膽小的站得遠遠的,白煙散盡后再跑過去。

曾幾何時,爆米花是小孩子的主要零食。大家抓著吃、搶著吃,還有一些調皮的孩子,把頭埋到裝米花的盆子里,直接用嘴巴吸著吃。香香甜甜的爆米花,總讓人嗅到童年的味道……

它要爆的時候,我就捂著耳朵,一爆一大盆!

張薔(生于1960年代,歌手)

“砰”一聲,一鍋爆米花就好了。我記得鍋被濃重煙灰熏成很黑的顏色,還有一個壓力表,一個破麻袋。我現(xiàn)在都不知道它是怎么崩出來的。我覺得那是個節(jié)日。

許知遠(生于1970年代,學者)

冰棍

冰棍,有些地方又叫冰棒或者棒冰。一種棒狀的冰制品,用砂糖、香精、色素加飲用水或者牛奶、豆制品制成,冰涼甜潤,曾是小孩子夏天最眼饞的零食。

夏日的午后,蟬聲高揚,炎熱的天氣讓人昏昏欲睡。這個時候賣冰棍的人就出現(xiàn)了。他們一般騎著或推著自行車,自行車后架著一個木頭或者泡沫箱子,里面就是碼放得整整齊齊的冰棍。那時候冰棍品種比較單一,只有紅果冰棍、小豆冰棍、奶油冰棍等幾種口味。冰棍也比較便宜,一般都是三分錢或五分錢一根。

賣冰棍的人一邊走,一邊大聲地吆喝:“冰棍,賣冰棍咯!”這個聲音對孩子來說,充滿了莫大的誘惑。從大人手里拿到錢之后,小孩子就飛快地往外跑。這時候賣冰棍的人旁邊往往圍了一圈饞嘴的小孩。

從賣冰棍的人手里拿到一根冒著白氣的冰棍后,口水已經止不住要流出來了。先小心地剝去上面裹著的紙,再美美地舔上一口,冰冷沁骨,每一個毛孔都舒張開來。那時吃冰棍,一般都舍不得咬,而是用舌頭舔著吃。在酷暑的夏天,坐在門檻上,仔仔細細地舔完一根冰棍,是一件非常美好的事情。

吃根冰棍在當時是件很幸福的事,所以冰棍紙和冰棍的棍都讓孩子們迷戀。他們常常在吃完冰棍后,把冰棍紙和冰棍的棍都收拾起來。冰棍紙一般是自己收藏,棍子收拾洗干凈后,則可以用來玩游戲。如果誰手里有十幾二十根冰棍棍子,對孩子們來說,那就是個很富有的人了。

現(xiàn)在已經不再有賣冰棍的人穿街過巷,當年吃冰棍的小孩也已長大成人。而“冰棍,賣冰棍”的吆喝聲,卻不時會出現(xiàn)在他們的回憶、文章和睡夢里。

我記得小時候一般的冰棍三分錢一根,五分錢就可以買一根奶油冰棍。

董浩(生于1950年代,中央電視臺少兒節(jié)目主持人)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