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3.偽造的事實,捏造的數字(3)

數字是靠不住的 作者:(美)查爾斯·塞費


“數字的騙術”有著凌駕于我們主觀立場之上的權威性,這是因為我們對事物的不純凈性視而不見。數字、圖解和曲線圖都擁有貌似完美的光環(huán),它們看上去似乎代表了絕對真實,似乎不容置疑,但這僅僅是錯覺而已。存在于我們日常生活中的數字,也就是那些我們真正關注的數字,是存在缺陷的,它們未必有著充分的依據,因為計量行為是有漏洞的。它們可以被人們隨便改動、胡亂修補、熟練控制、刻意杜撰,甚至用來顛倒是非。而且這些謊言借助數字的魔力披上了標有“無可辯駁的事實”字樣的神圣外衣,變得難以撼動。這正是“數字的騙術”顯得如此危險的原因。

所有計量行為都不是完美的,的確如此。然而,某些計量行為會顯得比其他的更加不完美。因此,所有數字并不是同樣不可靠和易于出錯的。某些基于非??煽亢涂陀^的計量行為得出的數據可以相當接近絕對真實。而其他數據——那些基于不可靠的或者主觀的或者荒謬的計量行為的數據——更接近絕對謬誤。但是,一個具體數字究竟屬于哪一種呢?這常常是不明顯的。

可靠的數字應該來源于正確的計量行為,正確的計量行為應該是可以“復制”的——反復進行兩次或者10次甚至500次計量,你應該每一次都得到相當精確的同一結果。正確的計量行為也應該是客觀的——即使不同的觀測者使用不同的計量儀器來執(zhí)行同樣的計量行為,他們也應該就結果達成共識。例如,對時間或長度的計量行為就是客觀的、可以“復制”的。如果你把一堆跑表器分給一群人,讓他們去看同一場比賽,比如說肯塔基州的德比大戰(zhàn),并且要求他們對比賽時間進行計量,他們就會向你匯報出幾乎相同的結果(只要他們都能勝任這項工作)。假設整個體育場里的所有人都掏出不同的跑表器、鬧鐘來對比賽時間進行計量,他們幾乎都能得到相同的結果,比如說,這次賽跑一共花費了1分45秒,各個結果之間最多會有一丁點兒差異。同樣,如果你讓一群人對鉛筆的長度進行測量,那么他們可以采用直尺、卷尺還有激光計量儀來得到最終結果,具體計量方式也是無關緊要的。當所有計量行為結束后,這些人會達成共識,比如說,這根鉛筆長4。5英寸,各個結果之間也最多會有一丁點兒差異。計量行為的結果并不會隨著執(zhí)行者、工具之類的因素的改變而更改,答案總是大致相同的。這就是正確的計量行為的本質特征。

另一方面,錯誤的計量行為會欺騙我們,使得我們相信錯誤的結論,甚至蓄意捏造的謊言。而且很多錯誤的計量行為也是很常見的。幸運的是,當錯誤的計量行為出現時,你總能發(fā)現警告信號。

當人們嘗試對某種定義不清的事物進行計量時,警告信號就會出現。比如說,“智力”是一個含糊——沒人能講清楚它到底是什么——的概念,但這并不能阻止人們去嘗試對它進行計量的熱情。致力于給人們的大腦評分的行業(yè)早已成形,成百上千種測試問卷號稱可以用來計量人們的理解能力、思維能力或資質。(試圖加入著名的全球高智商人士聯誼會門薩國際的申請人,必須提供自己完成30多種智商測試問卷所分別獲得的分數,以便證明自己智力超群。)測試只不過是這個聚集億萬巨資的財富冰山的一角而已。在計量完你的智商后,有些公司會賣給你厚厚的習題集,宣稱有助于你以后在他們舉辦的測試中得到更高的分數,以便“證明”你變得更聰明了。不可靠的相關產品隨處可見,這些視頻游戲、DVD節(jié)目、磁帶和書籍據說可以讓你變得更聰明,但它們都不是免費的。甚至英國廣播公司也試圖借助提升智力的風潮來獲利。2006年,英國廣播公司制作的一檔電視節(jié)目承諾,你只要遵循預定的飲食規(guī)范,再解答一些開發(fā)智力的難題,就可以“在7天內將智商水平提升40%”??吹枚孔游锢韺W的聰明的英國人的數量真的會突然井噴般增長么?這似乎不太可能。只要科研人員們還在就智力的本質爭論不休,我們就不用過多地去思考如何計量它了,你完全可以確認“將智商水平提升40%”的說法是毫無價值的。事實上,我可以用人格擔保,如果你對這些所謂的智力測試一概視而不見,你的智商水平就會立刻提升63%……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