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 《愛經(jīng)》的秘密(1)

印度愛經(jīng) 作者:(印度)筏蹉衍那


追求法、利、欲

法的優(yōu)越性

人一輩子,通常就稱為“人生百年”。其實“百年”不是指具體的時間,而是指從出生到老死這么一個階段。每個人在不同的階段,都會經(jīng)歷法、利、欲,并從中悟出許多道理。少年時加強學習,成年后追求利和欲,到了老年,則致力于法理,以求獲得解脫,看破生死輪回。當然,由于人生無常,有的人也可以同時追求法、利、欲。但要記住,所有的學習與實踐都必須心懷謙恭與虔誠,直到生命結束。

法是從《愛經(jīng)》(印度教“圣典”,即《印度愛經(jīng)》)中可以學到的,也可以向精通法理的人請教而獲得。

利是指獲得藝術、土地、黃金、牛羊、財富和朋友,以及有能力保護個人財產(chǎn),使財產(chǎn)增值。王室官員和成功的生意人,是人們學習獲利方法的最好老師。

欲就是聽、視、嗅、觸摸等和心靈有關的感覺,這些感覺使人感到愉快。其中的要點就是個人的手、眼、耳朵等感覺器官,和外界產(chǎn)生了聯(lián)系,之后又產(chǎn)生了快樂的感覺。

要想搞清楚愛欲到底是怎么回事,就得讀《愛經(jīng)》,并予以實踐。

通常情況下,法優(yōu)于利,而利優(yōu)于欲。這其中的規(guī)律是,這三者一旦結合,前者一般都優(yōu)于后者。道理是這樣,可現(xiàn)實生活中,國王首先要做的事,就是盡可能地謀利(包括發(fā)展生產(chǎn)力),因為他的子民要吃飯,要穿衣,要活下去,沒錢絕對不行。妓女最關心的也是利,要想獲得錢(利),她采取的手段就是欲。也就是說,在她們的生活要素中,欲和利要遠遠多于法。而欲的實踐,又遠遠先于前二者。當然,這是比較特殊的情況。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