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說別的生活不合理,那么,合理的生活有沒有其積極的主張呢?有的。方才說,沒有一物可以看得上,這就是沒有安排計較,這就是合理的人生生活。我們只應(yīng)順著我們的本性去走。這須待解釋,就是要問,吾人在生活中是怎么回事?何以使我們?nèi)绱硕蝗绫??這個支配我們行動的心理作用,是直覺而非理智。我們平常所傾向的,多是合于我們脾胃的意味;所以能領(lǐng)受這個意味的,就是直覺作用,不是理智作用。如果看得上一種東西而安排計較著去走,就會漸漸違離了我們原來生活的路子。說淺顯一點,就是,粗莽而任天真的人,生活比較是合理的。若處處抑制情感,事事安排計較,反到錯誤愈多。我們所謂道德,決非先有客觀的道理存放在那里,然后我們?nèi)俗裱プ?。這種客觀的道理,是沒有的。我以為只要任聽直覺的沖動,想做什么就做什么,都是對的。各時代各地方都有道德倫理等等的名詞,但我們求其根本基礎(chǔ),差不多全在直覺,就是平常喜歡說的良心。譬如某人作了一件好的事情,我們看見或者聽人稱道,便立刻有欣羨贊嘆之感,甚或感極墮淚,這是什么緣故呢?這就因為我們自己根本上喜歡這樣,不是誰人能教給我們的,這是一種本能。理智是待教的,直覺不待教——道德不待教。要求合理的生活,只有完全聽憑直覺。又如聽見惡人做惡而憤怒,粗莽的就恨不手刃其人,其感情較常人格外激烈,因為他比較少受社會上種種復(fù)雜習俗的薰染,所以他的天生的反感格外容易引起。只有完全聽憑自己真實的真誠的不自欺的直覺,才有合理的生活。最對的莫過于自己直覺的認識。但如何使直覺為真誠的,很應(yīng)注重。
一個人,只要能完全聽憑他真誠的直覺,他雖然不希望成一個大人物,但是他里面有真實的氣力,自然有作大事業(yè),成大學問的可能。凡是成大事業(yè),成大學問的人,都是憑他里面的興味,沖動,決非理智計較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