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產生于歐洲文藝復興時期的伊斯蘭科學

領導干部要讀點歷史:世界篇 作者:肖剛


  

科學文明的發(fā)展,發(fā)源于兩河流域,后傳入古希臘。這一時期,古代中國和古代印度也對世界科學文明作出了一定的貢獻。最后,不斷發(fā)展進步的科技文明被伊斯蘭文明吸收,并在中世紀末期傳入歐洲。當現代科學被認為起源于歐洲后,對其發(fā)生和發(fā)展起到重要作用的伊斯蘭科學漸漸被人們遺忘。然而,隨著科學家對科學文明發(fā)展史的深入研究,他們發(fā)現,任何一個國家和民族的科學成就都和其他文明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

現代科學史的研究人員已經可以證明,如果僅僅依靠歐幾里得的《元素論》和托勒密的《至大論》,哥白尼龐大的科學理論系統(tǒng)根本不可能完成。最新的研究結果發(fā)現,兩種全新的原始數學理論對于哥白尼構建的科學體系至關重要,而這兩種數學理論早在哥白尼出生的300年以前就已經被伊斯蘭天文學家們應用。換句話說,世界科學史上認為哥白尼的科學理論來源于希臘或者是其首創(chuàng)的觀點是不完整的??茖W史學家通過研究,已經確定了兩個原始定理的產生是由于伊斯蘭天文學的發(fā)展,當這兩個原始定理經過翻譯之后,被包括哥白尼在內的眾多歐洲科學家廣泛應用。所以,對文藝復興乃至歐洲資產階級革命起到重要作用的“哥白尼理論”,實際上也是包含了伊斯蘭科學文明的產物。

這兩個原始定理之一被稱為“吐西力偶”,于1247年由天文學家阿爾吐西正式提出,并在隨后的1259和1260年兩次經過實驗認證并被廣泛使用。吐西力偶定理指出,線性運動可以通過圓周勻速運動演化形成,而且反過來同樣適用。這一定理同樣成為后來亞里士多德關于天體與地球運動分類學說的指導思想,而在隨后的16世紀,再次于哥白尼的學術著作中出現。70年代初期的德國科學家哈特那也曾指出,哥白尼繪制圖表中的幾何點,連發(fā)音都取自吐西力偶定理。

值得注意的是,在沒有宇宙向心力理論作依據的當時,哥白尼將“地心說”引向“日心說”對于科學文明發(fā)展的進程是沒有意義的。在眾多研究哥白尼學說的著作中,更多的人只是在解讀和贊頌,而很少有人針對哥白尼的學說作進一步的研究和分析。換句話說,雖然哥白尼學說基本上形成了流派,在世界科學文明進程中也起到了較為重要的作用,但哥白尼,尤其是哥白尼學說的從屬勢力,實際意義卻并不像傳說中的那么大。

人們之所以認為哥白尼的諸多學術研究都是他本人的成果,很大程度上是受到了文藝復興和歐洲資產階級革命的影響,畢竟,文藝復興和歐洲資產階級革命對于世界的影響非常深遠。更多的人在潛意識當中將這一時期和其他時期分隔開來,這一時期的科學文明也在有意無意間被無限放大,而伊斯蘭科學對于文藝復興和歐洲資產階級革命的作用也就自然而然地被縮小了。

在歐洲眾多的圖書館現存文獻中,人們可以發(fā)現大量的伊斯蘭語(阿拉伯語)手稿。這些手稿在不同時期分別被翻譯成了希臘語和拉丁語,因為即使在哥白尼的時代,也存在著一大批優(yōu)秀的天文學者,他們在學習天文學的同時也精通伊斯蘭語。這就為伊斯蘭科學文明向歐洲的廣泛傳播創(chuàng)造了條件。所以,伊斯蘭科學文明對文藝復興和資產階級革命的影響并不是偶然的,而是深遠的,而且影響了各行各業(yè)。

醫(yī)學方面,在公元1241年,伊斯蘭世界大馬士革城的那菲斯醫(yī)生發(fā)現了肺部血液流動規(guī)律,并完善了醫(yī)學理論系統(tǒng),是人類歷史上研究血液循環(huán)系統(tǒng)的開端。后來,人體血液循環(huán)理論被意大利人哈維正式提出。而在此理論提出的一個世紀以前,旅居大馬士革的安德里斯醫(yī)生已經翻譯了很多那菲斯醫(yī)學著作。

數學方面,十進制分數概念大約在1500年左右被斯蒂芬提出。而有資料顯示,早在公元10世紀,十進制分數概念就已經出現在伊斯蘭數學領域。此外,科學界還有代數起源于伊斯蘭世界的說法。

因此,我們不難看出,伊斯蘭科學文明對于歐洲文藝復興的影響確實存在。本章之所以如此詳盡地解析伊斯蘭科學文明對于哥白尼學說的影響,也旨在說明覆蓋了各行各業(yè)的伊斯蘭科學文明對歐洲科學發(fā)展產生的深遠影響。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