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觀中國家庭史,在大奶與小三的戰(zhàn)爭中,小三們偶爾會占據(jù)上風,但最終勝利的還是大奶們。輿論之下,李億完全不按瓊瑤奶奶男一號的固定路線做要死要活癡情狀,而是在充分地考量了自己的政治前途后,毅然決定:要和諧,不要美人!他—狠心,把魚幼薇趕出家門,送到咸宜觀當女道士。
李狀元這樣做是很明智的,自己正值仕途一帆風順之際,可不能后院起火;再說夫人的娘家后臺也著實過硬,不能不有所顧忌。
最初,李億對魚幼薇還有戀戀不舍之意。畢竟,才結婚不到四個月,新鮮勁還沒過呢!送魚幼薇到咸宜觀當女道士,是他精心安排好的。
李億事先已派人對咸宜觀進行了修葺,又捐出一筆數(shù)目可觀的香火錢,然后把魚幼薇悄悄送進觀中,并對魚幼薇誓道:“暫時隱忍一下,必有重逢之日!”魚幼薇表示理解,通情達理地送別了李郎。
這咸宜觀主是個年邁的道姑,她為魚幼薇取了“玄機”的道號,從此,少婦魚幼薇告別了自己那個很瓊瑤的名字,成了女道士魚玄機。
最初,李億還到道觀里看過她幾次,但不久,就連個影子都看不到了。魚玄機一打聽才知道,李億早已攜帶家小出京,遠赴揚州任官去了,沒有給魚玄機留下片言只字。
這一消息對魚玄機是一個沉重的打擊,她近于崩潰了。當初對她山盟海誓的那個男人怎么變得這樣無情無義?這讓魚玄機想破頭都想不明白。
在痛不欲生的日子過后,魚玄機大徹大悟,決心在紅塵滾滾之中瀟灑走一回。在冷冷清清的咸宜觀中,她深夜秉燭,寫下了一首后來傳誦千古的《贈鄰女》:
羞日遮羅袖,愁春懶起妝。
易求無價寶,難得有情郎。
枕上潛垂淚,花間暗斷腸;
自能窺宋玉,何必恨王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