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輪美奐三成就
西方文化有三大藝術(shù)成就:建筑、繪畫、雕塑。 希臘羅馬時代只有墻上的鑲嵌畫,紙本的油畫還沒有。今天留下來的成就主要是建筑和雕塑。希臘羅馬流傳至今的雕塑藝術(shù),雕的首先是人,特別是裸體的人。因為他們認為人體是最優(yōu)美的東西,是神按照自己的形象創(chuàng)造出來的,藝術(shù)家的本能就是把這種美忠實地記錄下來。西方古代雕塑的人體比例比中國古代的雕塑強,簡直是天差地別。中國的兵馬俑,那就是上萬個擱一塊兒,密密麻麻、黑壓壓一片,真壯觀;單個一瞅,基本上全長一個模樣。中國的雕塑大都比例失調(diào),甚至丑陋不堪。真正使中國雕塑藝術(shù)發(fā)展起來的是佛教造像傳入中國,而佛像是印度的雕塑,印度是借鑒希臘的技巧發(fā)展起來的。希臘羅馬的雕塑,相當于中國春秋戰(zhàn)國時代,已經(jīng)能夠把人的皮膚衣褶,用大理石雕得惟妙惟肖,非常了不起。 西方人雕塑的人體,男性一定要強調(diào)肌肉的力量,女性要強調(diào)曲線的美。中國的仕女畫則不同,人全都是“S”型,真長成這樣,三級風不敢出門。事實上,像林黛玉那樣的美,是病態(tài)的美,而西方強調(diào)的則是健康的美。西方的雕像,也有神的題材,但是這個神,都是按照人的模樣創(chuàng)造出來的。中國沒有一個人長得跟釋迦牟尼一樣,但是西方的雅典娜,就是根據(jù)人的形象雕刻出來的。而且希臘也好,羅馬也好,神跟人毛病全一樣。中國只有圣人、完人才能擱到廟里面,孔子、孟子、岳飛、關(guān)羽、戚繼光、文天祥……這種類型的人。功業(yè)先擺在一邊,人品肯定是沒挑的,文官不愛錢,武將不怕死。像岳飛,不續(xù)姬妾,不攢財寶,精忠報國,得是這樣的人才能被供到廟里面去。你看希臘羅馬的神,希臘的宙斯,羅馬叫朱皮特,實際上都是一個人,相當于咱們的玉皇,這老爹只要一看到人間有美女,就下凡了,把美女帶到天上,私生子就是什么酒神啊,什么農(nóng)神啊,天上的神全是他生的。還有赫拉,就相當于咱們的王母娘娘,老是紅杏出墻。要在中國的話,這種人能供廟里去?太可怕了。 歐洲人為什么把人塑造成這樣?很明顯地體現(xiàn)了人文主義的思想,其實也是一種心理安慰,意思是神都可以這樣,我為什么不可以呢?
藝術(shù)史上的神作
歐洲在文藝復(fù)興的時候,用希臘、羅馬的文化作旗號,來宣傳人文主義,目的是為了資本主義的發(fā)展。希望大家追求現(xiàn)世的享樂,因為追求現(xiàn)世的享樂就要花錢,你花錢我就有市場,有了市場,資本主義就能夠發(fā)展。你不買玫瑰花,不買巧克力,全蓋了教堂,那樣我還怎么發(fā)展?這就是歐洲在文藝復(fù)興時用希臘羅馬的旗號來宣傳人文主義的原因。 文藝復(fù)興的早期代表人物有但丁、喬托、彼得拉克、薄伽丘等。但丁的代表作是《神曲》,有涉及天堂、地獄的情節(jié)。誰上天堂,誰下地獄,應(yīng)該是誰說了算?不是上帝,上帝你也見不著,見了上帝你就回不來了,而是羅馬教皇,上帝在人間的總督。第一個羅馬教皇圣彼得是耶穌的十二門徒之首,傳到今天是第二百二十六個教皇,天堂地獄應(yīng)該是教會說了算。雖然《神曲》是宗教題材,但已經(jīng)突破了教會的限制。按照基督教的教義,迎接你上天堂的是大天使圣米歇爾,一個非??∶赖哪星嗄?,穿著盔甲,長著一對翅膀,有的書上翻譯成加百列。歐洲很多教堂,都叫作圣米歇爾堂。但在《神曲》里面,但丁讓他年輕時候的初戀情人引導(dǎo)你上天堂,可能是單相思,沒有戀上的情人。還有一個引導(dǎo)者,是他最崇拜的古羅馬詩人維吉爾。一個是他的情人,一個是他的偶像,他安排這兩個人引導(dǎo)你上天堂。喬托是歐洲繪畫之父。彼得拉克,歐洲的人文主義之父,最先提出人學對抗神學。薄伽丘的《十日談》專門揭露教會的荒淫和邪惡,原著有點像《金瓶梅》,少兒不宜,但是你看到的肯定宜,因為是翻譯過來的。
意大利文藝復(fù)興的美術(shù)三杰是達·芬奇、米開朗基羅、拉斐爾,永垂史冊。達·芬奇代表作是《最后的晚餐》、《蒙娜麗莎》。《最后的晚餐》是宗教題材,耶穌和十二門徒告別,但是耶穌和十二門徒都有人物原型,不是憑空想象的。達·芬奇畫別人的時候都很容易,就是畫猶大的時候很為難,猶大為了30塊銀幣,出賣了自己的導(dǎo)師,而耶穌是知道的,說你們當中有人出賣了我,猶大緊捂著錢袋,很驚恐。畫作遲遲不能完成,達·芬奇很郁悶,就在佛羅倫薩城溜達,在橋上思考的時候——那座橋本來就不寬,兩邊還都是金店,賣金首飾,今天還是如此。一輛馬車沖過來,拉車的馬驚了,拉著車狂奔。當時一個小商人剛結(jié)完賬,差點被踩死,馬車沖過去之后,他抱著錢袋,滿臉驚恐的樣子深深地印在了達·芬奇的腦海里——哥們兒,你就是猶大了!這個商人叫什么至今沒人知道,反正后來就成了猶大的原型。 至于《蒙娜麗莎》,就是徹底的世俗題材了。據(jù)說她是達·芬奇父親的朋友的小媳婦,續(xù)弦娶的,只有20多歲,露出一種很古怪的微笑?,F(xiàn)在歐洲醫(yī)學研究說,因為她牙全掉了,所以她才那么樂,抿著嘴,就是一個沒牙的老太太。還有人開玩笑說,現(xiàn)在盧浮宮鎮(zhèn)館的有三寶——三個殘疾人:斷臂的維納斯、無頭的勝利女神、沒牙的蒙娜麗莎?,F(xiàn)在你去盧浮宮,會發(fā)現(xiàn)其中倆都是直接擺在那兒給大家觀賞的,沒有欄桿兒,特別是斷臂的維納斯。中國人喜歡用復(fù)制的擱在那兒讓人看,但外國人覺得這樣太造假了。盧浮宮里所有的展品都是真的,除了法國王后的首飾,因為真的找不著了,就做了個假的。館內(nèi)工作人員會直接告訴你,這是個贗品。其他所有展品都可以零距離接觸,連一根繩擋都沒有。我情不自禁地摸了一下,太好玩了。只有《蒙娜麗莎》,我第一次去法國的時候,放在一間小屋里展覽,每個人在“她”的面前停留不能超過30秒,如果大家都在那兒沒完沒了地看,呼出的氣體能讓蒙娜麗莎壞掉。第二次去的時候,“她”被擱在大廳里,但也是專門圍出一個區(qū)域來,有入口,兩邊有帶槍的保安。盧浮宮里面只有《蒙娜麗莎》這件展品,有帶槍的在那兒看著,別的根本沒人管。據(jù)說被盜了三次,都被找回來了。 米開朗基羅的代表作是《大衛(wèi)》,一個裸體的男青年,舉著一個拋石器。大衛(wèi)是以色列的太祖高皇帝,開國之君,被雕成那樣,要是咱清朝,你把努爾哈赤弄成這樣,得滿門抄斬。想看原件得提前半年預(yù)約,所以一般中國人到歐洲都看不到原件,簽證辦不下來,日本人看得比較多。但是整個佛羅倫薩到處都是大衛(wèi)的復(fù)制品,從幾尺高的到幾層樓高的,非常精美。教皇的私人小禮拜堂,整個穹頂就是米開朗基羅畫的《末日審判》。教皇在梵蒂岡的時候,這個小禮拜堂是不開放的,教皇不在的時候才開放,我去了兩次,教皇都在,沒有看成。據(jù)看過的人說非常有意思,米開朗基羅畫畫的時候,是躺在腳手架上畫,畫了11年。他在畫完成之前,不允許任何人進來,包括教皇本人。除了給我送飯的,別人誰也不許進來。他就這樣畫了11年,完成之后,畫筆一扔,說大家進來吧,教皇興沖沖地進來參觀。一進來就傻了,一看這天頂畫,每個人都是裸體的。教皇說整天看這玩意兒咋禮拜,就跟米開朗基羅商量,你把衣服給我畫上行嗎?米開朗基羅說,不會,就走了。教皇一琢磨這玩意兒怎么整啊,找畫工把衣服補上吧。如果你親眼看到這幅畫的話,會很明顯地看出,凡是有衣服的地方,著色都不怎么樣,僵硬,一看就是畫匠的筆法,暴露出來的皮膚,一看就是大師畫的?,F(xiàn)在有人主張用高科技把衣服洗下去,把大師的原作露出來,有人說沒有必要,這個東西正好保護大師的畫作,省得粘上粉塵之類亂七八糟的,因此現(xiàn)在還是有衣服的,這幅畫已經(jīng)500年了。 拉斐爾的代表作是油畫《西斯廷圣母》。這個圣母跟中世紀畫的圣母都不一樣。中世紀的圣母,5000年的滄桑都刻在臉上了,而這個圣母要多美有多美。在中世紀的繪畫當中,圣母懷中的耶穌是長胡子的,雖然是一個嬰兒,但是長著一張32歲的成人臉,因為耶穌被釘死在十字架上時已經(jīng)32歲了。而拉斐爾筆下圣母抱的耶穌,是個光屁股的可愛寶寶,就像給強生紙尿褲做廣告的似的。畫成這樣,回歸人性了吧。你能想象把孔子畫成這樣嗎?孔廟里掛一個光屁股孔子,孔子一歲寫真集??鬃佑袥]有這個時候,肯定得有。但是只要掛出來的孔子,一定是峨冠博帶,佩劍當胸,至圣先師孔子,弄個一歲的掛上,不可能。就跟太祖皇帝不能裸體的道理是一樣的。你再看人家這個,閃耀著人文主義的光輝。
這美術(shù)三杰在建筑上也很有成就,直到今天佛羅倫薩城里的很多建筑,都是他們當時的原作。佛羅倫薩堪稱世界上最優(yōu)美的城市,一切都跟500年前一模一樣。至今最高的建筑物還是百花圣母大教堂,地標式的建筑物,遠遠的就能看到。整個城市里面都不允許汽車通行,要想進去參觀,只能背包,估計它只有北京市海淀區(qū)的十分之一那么大。歐洲的城市都很小,你就背著包轉(zhuǎn),每一座建筑物都非常好,你也不用怕迷路,進去之后肯定暈,小巷很幽深,都是這些大師們當年的作品,非常了不起。 文藝復(fù)興興起于意大利,西歐諸國緊跟。最有名的是英國的莎士比亞,他創(chuàng)作了《哈姆雷特》等大量膾炙人口的作品,塑造了許多極富個性的人物形象,他借助作品中的人物之口,熱情謳歌人的偉大和高貴,稱人是“宇宙的精華,萬物的靈長”,極富個性,充分反映了人文主義思想。還有法國的拉伯雷,代表作是《巨人傳》;荷蘭的伊拉斯謨,代表作是《愚人頌》;西班牙塞萬提斯的《堂·吉訶德》?!短谩ぜX德》就像咱中國的《儒林外史》。中國古代最重要的統(tǒng)治制度是文官制度,文官怎么當呢?考科舉,所以它損科舉制度,動搖中國社會的統(tǒng)治基礎(chǔ)。西歐是騎士制度,《堂·吉訶德》就損騎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