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霸氣是怎樣煉成的(1)

貨幣突圍:拯救”紙“醉金迷的世界貨幣體系 作者:黃偉


然而,我們的世界并非是一個完美的童話世界,這個世界并不統(tǒng)一,存在著許許多多稱為國家的政治實體,每個國家的國情都不盡相同,每個國家都希望自己發(fā)展得更好,每個國家都希望占據最大的市場份額,每個國家都希望獲得最好的原材料供應,而所有國家共存的世界卻是一個資源有限的世界,所以我們的世界必然存在著國際競爭。在國際競爭的大環(huán)境中,期望任何一個國家具有純潔的利他心,為了其他國家的利益而犧牲自己的利益,都是不切實際的幻想。世界各國希望居于國際政治經濟文化體系中心的超級大國天下為公當然是荒謬的,奢望超級大國在國家利益發(fā)生沖突的時候舍己為人無疑是天真的,幻想超級大國不利用對體系的主導地位來損人利己實在是可笑的。當被支配國家的天真被超級大國的自私蹂躪之后,失望是必然的,憤怒也是無可奈何的。這個時候,受到傷害的國家就會把超級大國對于國際政治經濟文化體系的主導地位稱為霸權,表現(xiàn)在貨幣領域,就叫做金融霸權。

所謂霸權就是在一個社會化的體系內公然為了一己私利而損害所有其他成員利益之后卻可以不受懲罰的特權。英國是第一個在全球范圍內享受這種霸權的國家,古代的超級大國即便再強大也不曾享受過,因為只有經過西方殖民征服之后,全世界才相對統(tǒng)一到同一個政治經濟文化體系內,而以前的世界是分裂的甚至相互隔絕的,比如亞歐非大陸與美洲大陸之間就是如此。雖然這一體系還遠不如一個國家內部那樣統(tǒng)一,但在國際社會是第一次達到這種統(tǒng)一程度。如果說蒙古帝國開啟了全球化之門,那么殖民主義導致的第一次國際政治經濟文化體系的建立則把全球化推進到了實質階段,因為從地理范圍來說這才是完全意義上的全球化,只不過從統(tǒng)一程度上來說還比較低。蒙古帝國占有了亞歐大陸的大部分,但不曾染指非洲、美洲、大洋洲和亞洲島國(例如印度尼西亞、日本、菲律賓等),而這些地區(qū)無一例外都曾經淪為西方列強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