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什么在影響我們的快樂指數(shù)?
幾年前,我在英國安排了一項涉及數(shù)萬人次的大規(guī)模研究,探索快樂的奧秘。心理學家們已經(jīng)研究出了許多不同的方法,來提高人們的快樂指數(shù),我想要知道哪一種方法是最有效的。當然,也是因為其他研究者曾證明幸福感可以在人群中像傳染病一樣傳播,人們會感染周圍人的情緒,我想知道是不是幾萬個快樂的人,能像催化劑一樣使整個國家都變得快樂起來、充滿正能量!
實驗開始之前,我委托一個國家級的調(diào)研機構調(diào)查整個國家的情緒狀況。每個調(diào)研參與者都要用“一”到“七”的不同等級為自己的快樂指數(shù)打分,其中“一”代表“一點都不高興”,“七”代表“非常高興”。45%的人打出了五分以上的高分。
然后,這個實驗通過國家級媒體發(fā)布。任何一個對此實驗感興趣的人,都可以登錄相關網(wǎng)址填寫自己的快樂指數(shù)。兩萬六千多人給出了反饋。所有的實驗參與者都被隨機分到不同的小組,完成為了使他們變得更快樂而設計的不同練習。一些小組使用的是非常流行的“激發(fā)當下的快樂”的練習方法,包括心懷感恩、回想快樂的時光等;而另一些小組的成員被要求遵循詹姆斯的建議,每天微笑幾分鐘。
一周后,實驗參與者們回到網(wǎng)站上重新為自己的快樂指數(shù)打分。結(jié)果顯示,那些改變自己面部表情的小組成員,快樂指數(shù)增長幅度最大。這次試驗之后,我又進行了另一個全國性的關于快樂感的調(diào)查。該調(diào)查中,參與者們也要用“一”到“七”的不同等級為自己的快樂指數(shù)打分。這一次,有52%的人給出了五分以上的高分。假設一個國家有6000萬居民,這7%(從45%到52%)的增長率意味著超過400萬人在實驗結(jié)束后感到更加快樂了。
而來自福羅里達州大西洋大學的心理學家薩拉·斯諾德格拉斯試圖研究,能否通過改變走路方式影響人的情緒。她假裝要做一個關于身體活動對心率影響問題的研究,要人們用不同的方式走三分鐘。其中一半的實驗參與者要大步走、擺動胳膊、昂首挺胸,另一半則要小步、拖著腳走路、眼盯地面。實驗結(jié)束后,所有實驗參與者都要給自己的快樂指數(shù)打分。實驗結(jié)果顯示了“表現(xiàn)”原理的威力:大踏步走的人與拖著步子走的人相比,明顯感到更快樂。可見,快樂是可以被創(chuàng)造的,身體上小小的改變,就能讓身體充滿正向的能量。
“表現(xiàn)”理論還能幫助人們在相識后留下好印象、變得更親密。來自海德堡大學的塞比娜·科赫著迷于人體活動對頭腦的影響這一主題。她對舞蹈的心理學研究證明:當人們流暢地運動時,他們會感到更快樂;而當人們做固定的直線運動時,他們會感到情緒低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