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握手與說話隱含著能量
塞比娜·科赫的研究可以用來幫助人們打造良好的第一印象。科赫教給調(diào)查者各三種“順暢”的和“生硬”的握手方式,然后得出了很有趣的發(fā)現(xiàn)??坪盏摹绊槙场钡奈帐址绞绞牵何兆e人的手,緩慢流暢地上下移動自己的手。相反,“生硬”的握手方式指的是突然將手移下,停一小會兒后再快速地將手抬起來。一開始,你的動作可能看上去有點奇怪做作,但只要多加練習(xí),它們就會變得更加自然。其他的一些研究,也檢驗了說話的內(nèi)容與方式是否會影響人的情緒。
美國臨床心理學(xué)家艾米特·費爾騰想要找到一種在實驗室中制造快樂的簡單、快捷的方式。費爾騰想知道,人們快樂、自信地說話會產(chǎn)生怎樣的后果。為了找到答案,他找來一批志愿者,將他們隨機分為兩組,并給每一組一沓卡片。
第一組實驗參與者拿到的卡片中,最上邊的一張向他們說明:每張卡片內(nèi)容不同,他們要大聲地念出卡片上的話。第二張卡片上寫著:“今天既不比過去好,也不比過去差?!睂嶒瀰⑴c者根據(jù)指示大聲地念出了這句話,繼而念下一張卡片上的內(nèi)容:“然而,我今天感覺確實不錯。”慢慢地,實驗參與者念完了全部六十句話,接近結(jié)束時,卡片上的話變得越來越積極正面。
第二組實驗參與者也要念出卡片上的話,但這些話并不是積極向上的。于是,整個實驗過程中,他們一直在大聲朗讀各種事實,包括“土星有時候與太陽和地球連成一線,所以我們看不到它”“東方列車行駛在巴黎和伊斯坦布爾之間”“希望鉆石能通過普通的郵政業(yè)務(wù)從南非運送到倫敦”,等。
實驗的最后,費爾騰讓所有的實驗參與者為自己的快樂指數(shù)打分。第一組的參與者情緒反應(yīng)相當(dāng)好,而第二組的參與者沒什么特別的感覺。
受到費爾騰實驗結(jié)果的鼓舞,其他的心理學(xué)家迅速采納了這一試驗程序,以此讓世界各地的實驗參與者快樂起來。
但是,其他的實驗并不是讓參與者只讀單個的句子。比如,夏威夷大學(xué)的伊萊恩·哈特菲爾德和她的同事們在實驗中,讓一組參與者朗讀一個段落,其中虛構(gòu)了他們的朋友為其舉辦生日驚喜派對的場景,另一組實驗參與者則朗讀一段描寫他們聽說自己的親人患病時的場景。
朗讀這兩個段落讓實驗參與者的情緒大為不同:與親人患病相比,那些生日時得到來自朋友的驚喜的實驗參與者感覺好得多。讓實驗參與者像他們真的感到高興或難過時一樣說話,可以切實影響他們的內(nèi)心能量。
“表現(xiàn)”原理不僅僅是讓你擠出一個微笑,而是可以應(yīng)用到日常生活中人類行為的各個方面,包括走路的方式、說話的內(nèi)容,因為在這些不起眼的行為中,蘊涵著神奇的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