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繁榮的求索》經濟成功的奧秘(1)

繁榮的求索:發(fā)展中經濟如何崛起 作者:林毅夫


全球金融危機之后,“反思”成為媒體與經濟學家最常用的術語。2010年4月由喬治?索羅斯捐資成立的“新經濟思想研究所”在劍橋大學舉行了建所慶典會議“經濟危機與經濟學危機”。我很高興成為來自世界各地的200多位參會者之一,會上我觀察到一些著名的經濟學家、政府官員和記者對許多廣為接受的經濟學觀點提出了質疑。我還見到了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我的同行奧利弗?布蘭查德,他做了許多懷疑論者認為不可能的事情——表現出經濟學家的謙遜,并承認在判斷上存在錯誤。他寫道:“宏觀經濟學家和政策制定者都傾向于將20世紀80年代早期以來周期波動的穩(wěn)定下降歸功于自己,并認為我們懂得如何執(zhí)行宏觀經濟政策。我們沒能抵制住這種誘惑,這場危機顯然迫使我們對之前的評估提出質疑?!保˙lanchard, Dell’Ariccia, and Mauro,2010,p.3)

總結長期以來存在傳統(tǒng)觀點,他還觀察到:“我們認為貨幣政策只有一個目標,即通貨膨脹,只有一個工具,即利率政策。只要通貨膨脹是穩(wěn)定的,產出缺口較小且比較穩(wěn)定,貨幣政策就算履行了它的職責。我們還認為財政政策一直扮演著一個次要的角色,因為政治約束極大地限制了它的實際有效性。同時我們還認為金融監(jiān)管在很大程度上是獨立于宏觀經濟政策框架之外的?!保˙lanchard, Dell’Ariccia, and Mauro,2010,p.3)其他知名學者如斯蒂格利茨(Stiglitz, 2009)、阿克爾洛夫(Akerlof, 2009)和克魯格曼(Krugman, 2009)也質疑了一些主流宏觀經濟學的基本原則,尤其是對競爭性市場可以產生足夠的商業(yè)激勵、有效的產出和財富的假設。

發(fā)展經濟學是在二戰(zhàn)后才成為現代經濟學中的一個分支學科。這一研究領域中的幾波理論在提供政策處方方面經歷了更為明顯的失敗??梢钥隙ǖ氖?發(fā)展經濟學確實為我們提供了一些非凡的見解。但是,世界上許多地方的持續(xù)性貧困表明,發(fā)展經濟學作為經濟學的分支學科,迄今為止仍不能提供令人信服的知識議程以幫助低收入國家產生和分配財富。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